教会乃是为所有一切愿意寻求圣事性生命的人敞开的,而在感恩圣事中,我们领受基督。在圣神的头顶上则是画了一座山,这是西乃山,也是大博尔山,在这里,人在圣神的引领下见证了天主的光荣。
我们越能忍受痛苦,我们就越能理解别人,并把自己向别人敞开。这一自我定位,广泛地呈现了他内心世界的形象,在我们的思想、默想和做人的深处,默默地浮现出了天主的形象,我们指的就是“不断地祈祷”。
我们每人一次又一次地同属于他的人,他的圣灵,必须敞开胸怀,同他相遇,并屈服在经声的指引下,这是来自天主子的声音。这样一来,他自己的心就要为我们敞开,每一个人会以特殊的方式感受到,主耶稣在同他一起祈祷。
教宗说:“教会应是让人获得望德的场所,那里的门必须常是敞开的,人们从中可以得到慰藉和鼓励。决不可向任何人关闭,而要敞开心门;决不可看着时钟度日,决不可将需要得到聆听的人打发回家。”
“祈祷总是有激发能力:每当我们合上手掌,我们就会向天主敞开心门,就会有无名和有名的圣人陪伴我们,与我们一起祈祷,为我们转祷,他们是已经抵达我们人类同一个命运的大哥大姐。
再说,两千年基督信仰的历史中也有无数男女老幼的表样,他们相信耶稣圣诞的奥迹,给厄玛奴耳敞开胸怀,使自己的生命成为光明和希望的灯塔”。
教宗说上主鼓励我们敞开胸襟,对他人有更多的爱心、善意和了解;对有关人类的共存和生态环境的实际有效维护等问题,也要怀着同样的爱心,好使我们的树林更有生命力,不要让这个希望的火焰熄灭。
教宗进一步指出:真福八端乃是生活的新纲领,这个纲领使人摆脱世俗虚假的价值观,向现今和未来真正的善和益处敞开自己。
教宗进一步解释说:成圣,或者圣德,并不是人本身的作为成就,而是人向天主的光敞开自己心灵的窗户,让天主的光来改变我们的生命。因此,所谓圣德,首先该当是一个人让天主来爱他。
把她放在自己的心里,使自己的心灵之窗永远向她敞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