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基督正像依撒意亚先知所预言的那样,“他被欺压虐待,在受苦的时候仍然谦逊忍受,总不开口。他像被牵去宰杀的羔羊,又像母羊在剪毛的人前不出声。”
当天的第一篇读经取自《创世纪》,讲述亚巴郎听从天主离开故乡,动身前往应许的福地(十二1-9)。教宗解释道,这是「基督徒的生活风格」、我们身为天主子民的风格,它基於三个幅度:「割舍、许诺和祝福」。
新教友可以按圣经的目录从玛窦福音到默示录(新约),或从创世纪到玛拉基亚先知书(旧约),我的读经体会是:初读概括内容,再读理清层次,细读理解词句,精读体会深义。
公开接见活动所选读的《依撒意亚先知书》就是在回应上主的这一亲近,喜乐赞美道:那传布喜讯,宣布和平,传报佳音,宣布救恩,给熙雍说‘你的天主为王了!’的脚步,在山上是多麽美丽啊!
世界的封闭不允许耶稣成为和平的君王,但是按照先知的预言,一切都将因着祂的来临而结出圆满的果实。因此,默西亚成了被毁灭的那一位。祂的生命牺牲成了死亡的祭献。
教宗期望慈悲传教士们妥善履行他们所肩负的责任,为此提出了一些省思,特别从《依撒意亚先知书》和保禄的书信获得启发。
教宗继续对阿林泽枢机主教说:“聆听您的话,我就想到圣奥斯定批注的厄则克耳先知的预言。在厄则克耳先知书里面,上主、天主牧人向他的百姓说:‘我将带领我的羊群到以色列山上,到碧绿如茵的牧场’。
新约的一位作者为我们回答了这个问题:“天主在古时曾多次、以多种方式透过先知给我们的祖先说了话……现在又透过他的儿子给我们说了话”(希1:1-2)。
后者是法利塞人、当时的法学士,以及撒杜塞人,他们是虚伪的人(参阅:路十二1-7)。他们自我封闭,只想显露和伪装自己,施舍之后就敲锣打鼓,让人知道。这些人关心的是他们内心存有的,即他们的私心和安全感。
(图:天美社)工作人员经过两天多的拍摄后,在大殿约十二处不同位置架上了相机,拍摄祭台、后殿、侧面的耳堂、中殿和小圣堂。“相片拍摄工作火速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