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我父亲只有16岁,因为爷爷早逝,就跟随太爷爷在西安西大街卖祖传秦信一堂白药膏,同时也很热心恭敬天主,常去西安南堂念经参与弥撒。
后来母亲早逝,撇下马杰和智障哥哥还有年幼的妹妹,父子四人相依为命。
我们老人常常因无人照顾而早逝。修女们有如我们的女儿那样照顾我们,我们为她们的恩惠而感谢天主”。
虽然人的一生各不相同,有的通达,有的坎坷,有的显赫,有的平淡,有的富有,有的贫穷,有的长寿,有的早逝。但有一点是相同的,人生是寻梦。
中年的母亲早逝给年轻的我深刻的烙印是:生命的短暂与脆弱。我要珍惜生命。翕合主旨的我,结果是从天主那里获得了丰富的生命———两个孩子。不难看出,在永恒的时空里眺望,在痛苦的情感中失去了母亲。
是的,西方人说:神爱者早逝。可是,我们也很爱他,孩子们都很爱他,这个家,离不开他。这个家虽然经历了许多磨难,可是你还是安慰了我们,我们有一个哥哥、相依为命、情同手足、敬如父兄。
死亡会结束人间的友谊,就如约纳堂的早逝令达味悲痛不已(撒下1:1-27),不同的因素成为友情的考验,如流言(箴16:28),怨恨嫉妒(训4:4;箴17:9),灾病(雅38:11),钱财(箴6:1-5;11
姨父张广树早逝时,遗有花甲老母和未成年的四子二女,房无一间、地无一垄。在那生产队一个工分只值几分钱的时代,老姨一家的日子有多艰难,老姨柔弱的肩担子有多重就可想而知了。
我本来出生在一个天主教家庭,但由于在我四岁那年父亲因公早逝,母亲迫于生计,带着我们兄妹四人远离家乡与一个外教人组建起了新的家庭。
当时,我家的日子极其艰难,父亲早逝,人多地少,勉强糊口。为供儿女读书,母亲简直是豁出命来,千方百计增加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