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继续说,耶稣十分赞赏患血漏妇人、客纳罕妇人和胎生瞎子的信德,说谁若有芥菜籽大小的信德便可移山倒海。教宗指出:这样的信德,要求我们持有两种态度:宣认和信赖。
导读:撒玛黎亚妇人经过冷漠、尊重、接纳、皈依、福传五个阶段,最终揭示了皈依源自人内心对天主的永恒的渴求。
20个银舍客勒《创世纪》书中对以色列人的祖先追溯到了亚巴郎,他是一位信神的游牧民。天主承诺,他将是“众多民族之父”,他的后代将继承客纳罕的土地。
他们未能赶走住在革则尔的客纳罕人。11.问:革则尔的客纳罕人后来怎样了?答:他们留在厄弗辣因人中间,被征为苦役。
我现在知道你实在敬畏天主……(创22:12)天主用羔羊代替了依撒格,代替了天主不喜欢的客纳罕人的人祭。
《创世纪》第28章问答第一部分:雅各伯被祝福与出发问1:为什么依撒格不希望雅各伯娶客纳罕女子为妻?答:因为客纳罕女子多信奉异教,与天主所立的盟约精神不符,依撒格希望雅各伯与自己族中的信仰传承者结婚。
那个客纳罕妇人“为女儿呼求耶稣”,坚持不懈地要求“得到垂允”(参阅:谷十五21-28);对那个被四位朋友带来的瘫子,“耶稣先是宽恕了他的罪,然后才治好他身体上的疾病”(同上:二1-12)。
「来自台湾的单骑朝圣客」一夕之间从电视到网路名闻全巴西。 第二天在杜特拉公路上的汽车和大卡车群都认得在路边努力踏车的陈敏先,特别慢下来鸣笛或挥手加油。
《若苏厄书》第五章问答问:当客纳罕地的王子们听说以色列子民过了约但河后,他们有什么反应?答:他们胆战心惊,吓得魂不附体,因上主在以色列人面前使约但河水干涸。问:上主在以色列人过河后吩咐若苏厄做什么?
为了让人们了解代祷是什么,教宗列举了圣经中一些人物的事迹,诸如梅瑟、亚巴郎、撒慕尔的母亲亚纳和克纳罕妇人。教宗说:如此祈祷需要很大的勇气。很多时候我们不冷不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