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因公婆年岁已高,弟弟妹妹年幼上学。每天儿媳下班做好饭后,总是敬让老人和弟弟妹妹,待大家吃饭后,儿媳才吃。数年如一日,任劳任怨。这家虽然家景并不富裕,但生活过的和和睦睦幸福安康。
因为跟公婆不在一起住,无人帮她看店。于是,她跟厂长商量把挂地毯的大梁安在家里,如此,她便可以一边织地毯,一边看店,还能照顾孩子。厂长答应后,她开始在家上班,那时的她感觉日子一片光明。
当时与丈夫同时下岗的小叔子,30多岁了还没娶上媳妇,与公婆同住。张培灵想为公婆买下三楼的那套房子。
我深深地明白,我选择走进教外家庭,我的丈夫、我的女儿、我的公婆以及周围所有的人都成了我肩上的十字架,一路走来,个中滋味自己明白。
婚后和公婆生活在一起,什么都不会干的我,就埋下了痛苦的根。婆婆是个爱唠叨的人,我又讨厌唠叨,加上我当时只是个表面教友,不懂得谦让,不知道宽容。
但是丑媳妇终穷还是得见公婆的,该说的还得说啊,于是他把心一横,就把丢钱的事给妻子讲了。讲罢,他就像一个小学生一样低下头等着妻子猛烈的指责。
这一年的正月十六的夜晚,公婆二老商量好要开一个全家合议会,公公主持会议说:“孩子的病将给家带来家破人亡之灾,带来的麻烦也举目可见,你看,婆婆烧香念佛,儿媳祈祷念经,我是一村之主,又是党员,我不能这样等闲视之
(玛20:25-27)八、对待年老父母或公婆的赡养,弟兄姐妹间斤斤计较,搞平均摊派,不愿意多一点孝心。但耶稣在圣经上说“梅瑟原来说过‘你该孝敬你的父母。’又说,‘咒骂父亲和母亲的,应处于死刑。’”
为了感谢天主的大恩,我们孝敬公婆,在生意上尽我们最大的力量照顾小叔和亲朋好友,因此他们改变了对我以往的态度,婆婆夸我是个好媳妇,小叔夸我是个好嫂子,亲朋好友都喜欢和我聊天说话。
我经常为了一点小事就和公婆斗嘴,受了一点委屈就生气抱怨,我还经常爱说道别人的是非,参与弥撒时和别人拉家常,念早晚课时故意迟到……那时候,自己根本没把这些当回事,只是想着这些都是小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