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虽然改变了中世纪神权第一,政教合一的国家管理模式,但是,多数国家总统在宣誓就职时,仍然手按《圣经》,这表明总统在行使自己的权力时,既要对公民负责,还要对天主信守承诺。
卢博士就现代科学的兴起于发展这一课题对古希腊、中世纪和现代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在宗教与科学领域代表性人物的代表性论著及科学成果进行了综述和分析,勾画出基督宗教演进与现代科学兴起之间的动态关系,还分别从世界观角度
世青节上与会青年同样可以排队从贤士的圣髑前走过,在心灵上领受他们的祝福,并把这个祝福带回自己的家,就像中世纪的朝圣人士所作的一样。
在19世纪的宗教复兴过程中重建的修院不再有中世纪的封建特权,但是在神学、灵修和礼仪上依然恪守旧传统,试图维持中世纪修院一些显得僵化和机械的模式,譬如强调修道是严格封闭的、高度程式化的、以祈祷和内修完美为中心的生活
教堂为中世纪西方哥特式建筑,大门为中国式水磨砖刻门楼,门楼上方正中嵌“天主堂”石额,门前照壁颇具扬州地方建筑特色。同学们在观看了扬州天主堂内外部构造后,无不赞叹它是中西方建筑艺术的巧妙结合。
这六扇花窗是由19世纪著名的法国文化遗产修复建筑师尤金·维奥莱·勒·杜克所设计,他的修复作品包括圣母院和其他法国知名中世纪古迹。
另外中世纪时的教堂建筑完全是当时信徒信仰内涵的深刻反映,是信友对天主爱的表达。雨果在他不朽的名著《巴黎圣母院》中就说,由于当时的印刷与造纸业不发达,因此人类就用建筑、雕刻来传递、表达自己的思想。
中世纪的著作中,德行的呈现不仅是灵魂诸良好品质的清单。在基督启示的光照下回顾古典作家,神学家们将七种美德——三超德和四枢德——看成一个活生生的有机体。每个一德行都有其和谐的位置。
中世纪意大利的一些古城(如Orvieto等)中曾经发生过这样的奇迹:祝圣过的圣体在感恩礼中,流出鲜血来。这些奇迹帮助心存怀疑的人们,深信透过司铎的祝圣,基督亲临于基督圣体和圣血之中。
克吕尼隐修院是中世纪欧洲基督信仰的重要地方。欧坦-沙隆-马孔-克吕尼教区发言人卡利姆蒙席说:“我们要把这1100周年纪念日当作精神事件来庆祝。克吕尼的伟大成果就是信守圣本笃会规的无数隐修士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