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生命始终不可侵犯,没有一个生命在品质上比另一个生命更重要;没有必须丢弃的生命。占主导地位的思想有时作出虚假的同情,认为谋得安乐死是有尊严的行为。相反地,必须照顾人,尤其是病痛、脆弱和无自卫能力者。
教宗指出:「这对我们的经济和社会环境至关重要,因为我们的环境往往以利润为目标,忘记真正的财富在於人,从而经常把人当作没有面孔的数字:身价高的人受到重视和尊敬,被视为无名小卒的人遭到丢弃:这就是我们今天的
穷人同等重要的是,“不可忘记最贫困的人和被丢弃者”。教宗警惕众人当心“某种‘唯才是用’的观念”,它“合理地把穷人排除在外,认为他们配不上”。此外,教宗也提醒,略施小惠的慈善是不够的。
我们需要一种能在儿童、男人和女人、青年和成人身上增进照料文化的培育,以此取代败坏和丢弃文化。换句话说,就是让照料自己、照料别人、照料环境的文化来取代丢弃自己、丢弃他人及环境的文化。
在一个文明中若没有老年人的位置或者老年人被丢弃,因为他们制造问题,这个社会则携带着死亡的病毒。在西方,学者们表示当今的时代是老龄化的时代:子女减少,老人增多。
教宗勉励教师特别关照学校中的边缘学生,不丢弃他们,以免他们沦为边缘人物、愚昧之徒,走上犯罪道路。教宗首先回顾了从前他在阿根廷与学生们在教室里一同度过的美好时光。教宗说:教育是一项极其美好的工作。
教宗方济各曾在讲道中指出,当今社会丢弃文化日益严重,而老人正是这种文化的牺牲品,对老人的丢弃是我们文明社会的罪行,是值得每个基督徒反思一个课题。
唯有如此,才能缔造相遇文化,克胜在世界各地泛滥的丢弃文化。教宗指出,「在相遇文化内,人人享有一席之地,世人皆能活得有尊严,安心地抒发己见,不会受到欺辱、谴责、攻击或丢弃。
停止浪费(梵蒂冈新闻网)在世界粮食计划署执行局第二次例行会议召开之际,教宗方济各致函该计划署执行主任比斯利(DavidM.Beasley),阐明浪费粮食与饥饿、丢弃文化与尊重食物价值的生活方式彼此间的对立
教宗关怀病患(梵蒂冈新闻网)服务精神、公共服务效能,尤其是为对抗丢弃文化的仁爱和关怀:这是教宗方济各向意大利精神健康全国会议的与会者发表讯息的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