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她见了一个姐妹,就告诉她说:我们要效法耶稣,我们不能光求有益的事情,甚至要求苦难,这样可以赔补耶稣的苦难。你以后要给我求苦难。那姐妹说:你信德真大。
就像那个患血漏病十二年的妇女,她从后面走近耶稣,摸了他的衣服穗头,因为她心里想:‘只要我一摸他的衣服,我就会好的。’耶稣转过身来看着她说:‘女儿,放心吧!
现反驳如下:(一)首先阐明,《圣经·新约》的编写年代是在公元一世纪写成的:1、关于四部福音书的年代考证:据圣经学研究介绍,耶稣时代犹太师傅教导门生的风气是“述而不作”,只用口授方式,代代相传;耶稣也像他们一样
弥撒结束后,教友们用圣歌赞美主耶稣,朝拜圣体,就连夜间也仍有许多教友来教堂以念玫瑰经、拜苦路、朝拜圣体等方式陪伴耶稣。4月7日圣周五,为纪念主耶稣受难圣死,追念耶稣苦难。
信德讯3月28日基督苦难主日,杭州教区衢州府山天主堂通过圣枝游行的庄重礼仪纪念耶稣的苦难,弥撒礼仪由本堂李刚神父主持。
(梵蒂冈电台讯)耶稣做了服事人的人,祂给我们留下的遗产是彼此相爱,彼此服事。这是教宗方济各4月17日圣周四下午主持的主的晚餐弥撒讲道的中心思想。
教宗也讲解了耶稣在伯多禄、雅各伯和若望跟前显圣容的事迹。这事迹给我们和门徒指出:要聆听耶稣,祂是救主;要跟随祂。
(玛6:24)有个富家少年前来对耶稣说:“师傅,我该做什么,才能得到永生?”耶稣对他说:“你若愿意是成全的,去变卖你所有的,施舍给穷人!”少年人一听这话,怅然离去,因为他拥有很多财产。
教宗在弥撒讲道中强调,耶稣爱的逻辑打乱了我们衡量大小的尺度和追求权力的逻辑。主日福音叙述门徒们彼此争论他们当中谁最大。
当天的福音记述耶稣复活纳因城寡妇的独生子。教宗说,这福音事迹要我们对相遇深入省思。很多时候,人们错身而过,却没有相遇。每个人只想着自己,对他人视而不见,听而不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