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与好友马相伯竭力呼吁政府,要给天主教和教民以正常的合法地位和身份,这样既可以避免天主教和教民藉保教权而临于社会之上,又可防止社会上对天主教和教民的无端歧视和误解。
他的宣讲即是来自天主的福音(谷1:14),其内容为天主的国临近了,换言之,天主已开始在世上实践他的王权(谷1:15;玛4:23;路4:43)。
买到车票时,天色已晚,我们临别请神父吃的一顿饭,竟是神父执意要求的一碗面而已。从一碗面上,我们窥到了神父的品质。
虽然耶稣本人也同常人一样希望没有痛苦,或者不要有那么厉害的痛苦,但他还是毅然决然地接受了临到他身上的痛苦:我父!如果这杯不能离去,非要我喝不可,就成全你的意愿吧!
神父不结婚,不只是为避免家庭生活的烦恼,更是为了过一个充满爱心的生活,全身心地去照顾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使人在神父身上体验到主耶稣的临在。
这就是为什么,离开旷野后,耶稣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到会堂里宣布:上主的神临于我身上,因为他给我傅了油,派遣我向贫穷人传报喜讯,向俘虏宣告释放,向盲者宣告复明,使受压迫者获得自由,宣布上主的恩慈之年。
我的天主,宇宙的主宰,竟这么真实的临在于我的生命中!在世人眼中,我没有高深的学识,没有万贯的家财,没有显赫的地位。
首先感谢天主,保守这个祈祷所两年来平安顺利,使迁安市区的教友们在这里参加了100多次主日弥撒,感谢主耶稣一直默默居守在这里等候我们的到来,感谢圣母妈妈的护佑和转祷、临在和陪伴。
却不知道救恩就在此时临到了她家。回家后,父亲和弟弟拿起圣书就看,还把圣牌带上,大婶立时把她家的供物全都扔掉了。就这样,一家四口经过慕道考核后全都领洗。不久,神父还在她家成立了聚会点,定期送弥撒。
中堂正门两侧刻有一副对联:上联小堂筑山腰,且憩片刻修孝子礼,下联大殿临峰顶,再登几级求慈母恩。门前有可容千人的广场,设有栏杆、石凳,供教友们休息、观景,西面建有三圣亭(耶稣圣心亭、圣母亭、若瑟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