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曾跟我说:我们就是来参加同学或同事的婚礼认识了信仰,了解了教会。同时也告诉福传对象,信仰不只是理性的同意。你信只有一个天主吗?你信得对,连魔鬼也信,且怕得打颤。
他提倡谦卑,曾对工人和搭档们说:“公开承认你们的过错,也许更值得庆幸。借着同情他们,要鼓励你们的同伴也这样做。”这位非常成功、值得钦佩的执行官从没有犹豫过承认自己的过错。
徐:我有一次曾邀请学生写出自己的墓志铭,以作为他们未来奋斗的目标。我当时的墓志铭是这样写的:这是一个爱教爱国的神父,他最大的遗憾是他的心载不下他的情,他有太多收割不完的庄稼。
就在前几天,一位可敬的依然精神攫烁的老神父曾分享说:“我86岁了,出生后8天领的洗,做神父54年了,我只能说,我刚刚开始认识天主。”
以“七个习惯”著名管理大师斯蒂芬·柯维就曾抱怨,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管理的注意力背转向了个性,“谈的都是如何运用社会形象的技巧与如何成功的捷径。但往往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特效药,治标而不治本”。
尤其到了“文化大革命”时期,当时的红卫兵曾数次想利用万人批判大会,用“武斗”的方式,致陈神父于死地。天主永远是历史的主宰,天主是会保护义人的。
对别人产生好感也属正常,不要因为自己曾有过这样的困惑,就觉得成了大罪人似的。只要自己挺起胸走了过来,不跌倒,你的努力必为天主所悦纳。
因为我们知道:上主在万民眼前显露了自己的圣臂,大地四极看见了我们天主的救恩(依52:10),基督也曾哀叹:我多少次愿意聚集你的子女,如母鸡聚集自己的雏鸡,在它的翅翼下(玛23:37)。
圣保禄曾劝导说:“所以弟兄们!我以天主的仁慈请求你们,献上你们的身体当作生活、圣洁和悦乐天主的祭品:这才是你们合理的敬礼。”
主曾亲口说过:“因为人从死者中复活后,也不娶,也不嫁,就像天上的天使一样。”(谷12:25)关于这段福音,我们千万不要误解为在天主未来的国度里,婚姻关系将不复存在。事实并非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