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也有一种说法:殉道者的血,成为了教会的种子。近代也有许多传教士离乡背井,百般磨难,去传福音。他们都在为耶稣是救主作见证。因为耶稣应允过:这样为了他的名而受苦的人是有福的。
剑还是死于剑下的殉道者的标志如:玛弟亚、雅各伯、玛窦、达陡、保禄。以剑贯心还表示痛苦,尤其是基督受难时的圣母玛利亚。如圣母七苦就用七把利剑来表示等等。而在台湾的盐水天主堂,更让我大开眼界。
「作为一名传教士,包括成为殉道者的可能性。」1973年,他被祝圣为神父,第二年他前往孟加拉国。他的第一个任务是在Boldipukur作为教区,接下来的16年是其他教区。
我明白只有爱才能使教会成员行动起来,如果爱灭绝了,使徒就不会传福音,殉道者也不会流血。我理解爱包含所有的职业。
教宗说圣人包括旧约和新约各时代的人,就如默示录所说的,从义人阿贝尔到忠信的圣祖亚巴郎,以至新约各时代无数的殉道者、精修圣人和真福。他们的共同点就是在天主圣神的推动下,一心一意度福音的生活。
当时狱中无水,圣伯多禄遂祈求上主,囚室内奇迹般地涌出一道水泉,两位狱卒遂受洗入教并在日后成为殉道者。当日的水泉,今日仍然存在。伯多禄与保禄二位宗徒曾一起在此坐监,后来分开被送往其他监狱。
所有珍藏起来的圣髑令全欧洲叹为观止,有拜占庭、波斯、叙利亚和科普特的艺术杰作,另外还有与基督本人、多位宗徒和教会初期殉道者直接相关的圣髑。
最后的心愿教宗在这道诏书的结尾,提到不同基督信仰传统的殉道者的见证,渴望在禧年期间举行一场大公运动的庆典。
以下是访谈内容: 问:在黎巴嫩的天主教会有不同的礼仪,如马龙尼礼、梅尔基塔礼、西罗天主教礼和亚美尼亚天主教礼。若要在这些差异中寻求统一及协调步骤,不是件容易事吧?
当天礼仪读经呈现了两种态度:撒罗满王在天主面前崇高的谦卑,以及经师们死守戒律、处处谴责他人的卑劣态度。教宗勉励嘉布遣会士成为伟大的宽恕者,因为谁若不懂得宽恕,他终将像经师们那样总是谴责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