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台弥撒于2月16日主日上午在圣伯多禄大殿举行,教宗由于在罗马杰梅利医院住院的缘故,无法亲自主持弥撒圣祭。他在事先准备好的讲道中强调了艺术家“化痛苦为希望”的责任。
教宗方济各于10月16日在圣伯多禄广场主持的周三公开接见活动中,以简单的话语作了解释,表明“圣神是赋予生命者”。教宗强调,这生命超越了死亡。“圣神住在我们内,祂就在我们内”。
教宗良十四世于6月27日、耶稣圣心节在圣伯多禄大殿主持弥撒,祝圣了来自世界各地的32名司铎,并在讲道中表达了这个祝愿。
在这几个月里,纽曼深受圣斐理伯内利的吸引。当时的庇护九世教宗鼓励他返回英国,纽曼在当地创立圣斐理伯内利司铎祈祷会。
(路十一9)教宗良十四世10月9日周四上午10点半在圣伯多禄大殿前的石阶为众多参加禧年活动的奉献生活者主持弥撒,从《路加福音》的这句话出发,阐述奉献生活。
(教理153)当宗徒之长伯多禄明确宣认基督天主子的身份时,耶稣说,不是血和肉启示了你,而是我在天之父(玛十六17)。
圣希伯律(St.Hypolitus)说:“一般情形慕道者接受培育三年,但决定他们改变的不是时间上的长短,而是生活行为的表现”。而且对慕道者的生活和职业也有严格的要求。
雅各伯宗徒提醒我们,“你们求而不得,是因为你们求的不当,想要浪费在你们的淫乐中”(雅4:3)。这种以自己为中心目的的祈祷的困难,无论在非基督徒中间,还是我们基督徒中间,今天依然存在。
圣保禄宗徒曾多次把基督化生活的培育,视为运动员的操练(格前9:24-27;斐3:13-14;弟前4:7-8;希5:14,12:11)。7所以,从字面意义上就可以肯定:灵修需要努力与持续的操练。
这些语言和描述一方面突出了从死者中复活的戏剧性,另一方面也挑战并震撼了人们的视界和听觉,使人不由地开始认真面对生命本身并反思和检讨自己的生活态度与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