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若望小修院可以容纳60名修生,每年录取15名新生。大约98%的天主教徒是部落民。此前,修生要前往300公里外的达喀尔学习。在孟加拉国东北部锡尔赫特教区,天主教徒庆祝了他们教区第一所修院启用礼。
教宗方济各1月10日在圣玛尔大之家主持清晨弥撒(VaticanMedia)1月10日的弥撒读经一取自《若望一书》(参阅四19-五4),整篇读经围绕着爱的主题。
福音今天给我们谈论行了五饼二鱼的奇迹后,耶稣邀请那些寻找他的群众,反省一下那所发生的,好知道其中的含义(参阅若6:24-35)。
(若6:68)这真是美妙的回答!更是一种最美妙的表达,他连同其他宗徒们一起见证了与基督相连的友谊和信赖。“主!唯你有永生的话,我们去投奔谁呢?”如此美妙!
并且,祂给当时的人,以及所有后世的人民说过:我就是复活,就是生命;信从我的,即使死了,仍要活着;凡活着而信从我的人,必永远不死(若十一,25,26)。
而在中国教会内,由在台湾服务多年的瑞士籍神父吴若石总结推广的吴若石足疗法则成了许多人纷纷学习实践的疗法。这不但服务了人们健康方面的需要,而且见证并传播了基督福音,可谓一举两得。
如果动辄因为教会内部有言行不一的人就离开教会,那就是在信仰上迷失了方向,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和终生的遗憾。教会存在缺点是正常的。如同乌云有时会遮住太阳一样,但决不影响基督的光辉普照世界。
人是精神和肉体的结合体,我们不该将精神和肉体对立起来;但无可否认,我们如不管制肉身的追求,我们会为了舍不得放弃某些享受而牺牲精神价值。
我们会否让那份渴慕掏空我们,而不想太快满足它?它可以在我们心里成为一份为了那位而点燃的爱,因为那位常常超越我们的理解。我们越寻找上主,就越惊讶地发现:上主首先寻找我们。
第九世纪英王Alfred执政时,根据梅瑟律法和基督的山中圣训,制定法律保障人的自由权。到十三世纪,英国制定大宪章(MagnaCarta)保障人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