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多名企业家近日在罗马参加以《愿祢受赞颂》通谕为主题的会议。会议结束之际,他们前来梵蒂冈觐见教宗方济各。教宗讲话的核心思想是叫他们每个人负起责任。
圣座国务卿帕罗林枢机10月18日出席《一道通谕的诞生,人类生命》新书介绍会时向记者们证实了教宗的意愿。帕罗林枢机表示,新闻界对于韩国总统带来朝鲜领导人邀请教宗访问平壤的消息是真的。
这个由来自圣利达城马科斯莫拉(MarcosMoura)贫民区21位青年组成的歌舞团为纪念《愿祢受赞颂》通谕颁布8周年,近期在各地展开巡回演出,此次罗马之行是巡回演出其中的一站。
从今年6月1日起,圣五伤庇护神父的圣髑将永久展示于意大利圣若望·罗通多朝圣地的圣庇护·彼得雷齐纳圣堂内。
谈到人与环境的关系,不得不回到有关照料共同家园的《愿祢受赞颂》宗座劝谕。教宗格外强调,「倘若忽视与他人、与天主的关系,就无法与环境建立关系」。
关于这一信仰的基本奥迹,我在《天主是爱》通谕中进行了反思。天主在整个创世和人类历史中都渗透了这爱。最初,人是作为爱的行动的成果,从造物主的手中诞生的。但是,罪恶使人身上的神性标志黯然失色。
关于这一信仰的基本奥迹,我在《天主是爱》通谕中进行了反思。天主在整个创世和人类历史中都渗透了这爱。最初,人是作为爱的行动的成果,从造物主的手中诞生的。但是,罪恶使人身上的神性标志黯然失色。
教宗若望二十三世、保禄六世和梵二大公会议的训导教宗若望二十三世在《慈母与导师》(MatereMagistra)通谕中,强调“人类生命是神圣的:它自始便需要造物主的行动”。
教宗本笃十六世在《在希望中得救》通谕中教导我们:“人需要无条件的爱。
依66:18-21;咏117:1-2;希12:5-7,11-13;路13:22-30每个人都渴望获得来自天主(神)的救恩。人的每一个努力和拼搏,都是为了得到“救恩”。当然,每一个人对“救恩”的认知常不同,甚至在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