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冈电台讯)全球各基督信仰教会於元月18日进入促进基督徒合一祈祷周,今年的主题为:蒙召去向万民宣掦上主的德能(参:伯前二9)。
印度中央邦基督宗教及伊斯兰教学校违抗政府命令,拒绝参与一月十二日举行的大型印度教拜日仪式。政府举办该礼仪,是为了纪念一位有名的苦行僧,并希望借此列入《健力士世界纪录大全》。
迫害基督徒的方式包括压抑、欺压、歧视和虐待,暴力相向,以及限制他们的生活条件。此外,根据该组织的估计,2016年有1207名基督徒殉道,1300多座圣堂被袭击。
瑞士巴塞尔大学收藏了一封用古代厚身莎草纸上书写的信,其历史可追溯至约公元二三零年,内容是由一名在罗马帝国时期生活的早期基督徒在埃及撰写,大学在一八九九年在古董市场里购得。
我们基督徒生活的核心,正如吾主耶稣基督亲自教导的,莫过于那两条最大的诫命:“你应全心、全灵、全意、全力爱上主你的天主;第二条与此相似:你应爱你的近人如你自己。”
)的转求。
(梵蒂冈新闻网)四旬期和疫情大流行:这两个时期,一个是教会生活的一段礼仪时期,另一个是影响全人类生活的疫情大流行。一些传统的精神财富好像已经过时,不被人重视,至少在西方有这样的情形。
遭迫害殴打的基督徒名单。新德里(亚洲新闻)-使用剑、镰刀和铁棍围殴:这就是一位名叫普拉卡什拉克拉的基督徒部落在印度贾坎德邦的死亡。
主受洗日邀请每个基督徒记得圣洗圣事。有人如果不知道或是忘记自己领洗的日子,就该询问自己的亲人或代父代母。教宗解释道:「那是我们应当永远铭记於心的日子,因为那是个喜庆的日子,是我们开始成圣的日子。
预备上主的来临,分辨谁是上主,使自己衰微为让上主兴盛:教宗以这三个动词指出洗者若翰受的召叫,他始终是现今基督徒的楷模。洗者若翰为耶稣预备道路,没有为自己要求任何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