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加达(信仰通讯社)—印度尼西亚的全体天主教徒善度十月传教月、诵念传教玫瑰经。据本社获悉,全国37个教区的主教们亲自带领教友们祈祷、念玫瑰经;邀请各团体、堂区、社团、家庭为了传教事业诵念玫瑰经。
这天还是圣教会的玫瑰圣月、天神月的开始,也是小德兰的主保瞻礼,九江本堂庞瑞神父在弥撒讲道中讲述了小德兰的生平事迹,希望教友们以她为榜样,勤念玫瑰经,坚持祈祷,听从天主的教导。
(咏146:15)“我的希望寄托在上主天主你的身上。”(咏39:8)张小娴的小说里,提到过一种叫做雪花的花朵———雪白色,外形有些像百合的雪花,清清爽爽,象征逆境中的希望。
(咏145:18)天主的爱是普世性的。他的爱怀抱整个宇宙,关顾到最弱小的受造物。本月的生活圣言取自一首圣咏,它以诗歌来称颂天主富于慈爱,伸出援手、照顾众生的需要。
旧约圣咏中关于祈求天主的乐句几乎是俯拾皆是:天主,求你快来救我,上主,求你速来助我。愿那些图谋杀害我的人,受辱退去,愿那些喜欢我遭难的人,含羞出去!
慈悲(mercy),旧约希伯来文写作rahamim,原意为肺腑,表示两个人之间本能的爱意,这种情感尤其出自母亲(列上三26)、父亲(耶三一20;咏一O三13)或者兄长(创四三30)的肺腑。
祈祷中主要选用圣咏66:1-12(称谢主的救恩)和谷4:35-41(平息风浪),圣咏主要向众人阐述在危难困苦中,是天主对我们的考验和磨练,不管过程如何,最后仍会使我们获得解放。
(智9:17;咏51:13)到了新约时代,天主给全世界最大的赏赐就是赐下他的独生子,给教会最大的赏赐就是赐下圣神,与信仰他的人永远同在。
庄严的亡者弥撒进堂咏为纪念活动拉开序幕,主祭潘洪恩神父首先进行了简短讲话,接着播放了抗震救灾纪实纪录片。
(谷8:35)圣咏上也说:那含泪播种的人,必含笑获享收成;他们边行边哭,出去播种耕耘,他们载欣载奔,回来背着禾捆。(咏126:5-6)——摘自献县教区内部资料《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