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希蒙席还说道,我们要把他人的不幸当成是所有人的,就像天主圣言教导我们的:若是一个肢体受苦,所有的肢体都一同受苦,若是一个肢体蒙受尊荣,所有的肢体都一同欢乐。
我想到那些气馁的人,那些脆弱的人,那些觉得被生活的重担或自己的罪过压跨而站不起来的人。
第五章死亡和复活问题二十五:基督为什么必须受苦? 耶稣预感到他将被抛弃,甚至将被处死。理解这一点并不难,难的是他似乎把它看作一种必然:“人子必须受许多苦”(路9:22)。
为此,我请你们大家同声祈祷,也为世界上其他被绑架的人祈祷。」诵念天皇后喜乐经後,教宗再次勉励参与「儿童禧年」活动的青少年,说:「亲爱的年轻人,你们既已庆祝了禧年,现在你们怀着基督徒身份的喜乐回家。
尽管曾有人预言宗教总有一天会消失,今天的人对灵性仍有新的需求。对天主的渴求已铭刻在人的心中,因为人是由天主及为天主而受造。
然而,“这并不表示,只要是世界上饥寒交迫的人就能自动地进入天主的国。‘我父所祝福的,你们来罢!’(玛廿五34)这句话是针对那些照顾穷人的人,不一定是穷人自己,他们过著物质贫穷的生活”。
(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本笃十六世7月19日致电印度尼西亚政府和教会,深深哀悼本月17日因发生在爪哇岛的海啸而丧生的人。根据最新的消息,死亡的人数已达550人。
我将所有惨烈丧生的人托付于上主,并为伤者和所有因这悲惨事件而受苦的人祈祷。」复活主日上午,不知名的袭击者在3座圣堂和4家酒店引爆至少7个爆裂物。其中两座圣堂是天主堂,一座是福音派的教堂。
索卡牧师在讯息中写道,在许多人与这场火灾进行搏斗时,“我向所有失去亲人和生计的人表达我们的关怀之情”,并保证为他们祈祷。
教宗省思当天主日的福音(参阅路一26-38)时强调,要效法玛利亚对天主的邀请说“是”;不要被被消费主义分心,而失去圣诞节的真正精神;在圣诞期间作一个具体有意义的行动,就是给有需要的人一个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