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和民族看到这谦卑、温柔和良善的见证时,他们会感到有需要如匝加利亚先知所说的:‘我们要同你们一起去!’。教宗表示:爱德很简单:就是朝拜天主,服务他人!这见证使教会成长。
教宗在弥撒讲道中解释,经师和法利塞人因耶稣所做的事而感到愤慨,他们窃窃私议抱怨耶稣说:这人是危险人物,他同税吏和罪人吃饭,他的行为冒犯天主,亵渎先知的职务。
那些自认为义的人说:可是,这人不是一位真先知。看,他跟什么人在一起!他同罪人在一起……耶稣说:我来是为那些需要健康的人,需要医治的人。耶稣治愈我们的罪。
自从宣报耶稣,天主的独生子,将由童贞玛利亚诞生之际,耶稣就被视为默西亚观念中的君王,也就是先知所预言的达味王权的继承人,他的王国将毫无止境”。教宗解释说:“基督的王权一直隐藏不露,直到他30岁为止。
(若7:38—39)在感恩节的最后一天,耶稣向群众声明:只有他是耶肋米亚先知预言的活水的泉源(耶2:13),来滋润你的生命,洗灌你的灵魂。
他还从圣经路加福音《慈善的撒玛黎雅人》,欧瑟亚先知书等章节,告诉我们谁是近人?,让我们知道上主是何等的慈爱。
他具有双重神恩,既是修和圣事的英勇施行人,又是灵性大公运动的先知。曼迪茨神父是一位博学、明智和聪慧的人,是一位非常挂念罪人的人。问:曼迪茨神父对告解神师提供了哪些教导呢?答:当然是他随时待命的精神。
它引用甘地的话来说明未受教育的部落和贱民不能区分耶稣和默罕默德先知,因为他们像牛一样又哑又笨。
如果人的逻辑时常偏向自私和自利,教宗引用依撒意亚先知的话(依五五8),鼓励我们对天主的思念和行径感到惊喜,为之感叹;因为天主的思念不是我们的思念,我们的行径也不是天主的行径。
举行礼仪时,教会是仆人,是礼仪执行者基督的影像,参与基督的司祭职(举行敬礼)、先知职(宣报福音)和君王职(实行爱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