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经常外出,曾在不同堂区参与过不同神父所举行的弥撒,发现一些神父在诵念弥撒经文时语速特别快,好像有什么急事在催迫着,让人感到不太适合弥撒该有的稳静庄重。
为使教会成为一个,我们能放弃什么?在这次论坛的参与者的提问中,有人提出,如何解决这个大公运动的问题,如古代教会的大公会议所言,继续使罗马主教担任最终作决定的角色?
这里再问:他们宣传的这位信仰中的基督是否是历史中的耶稣,是否与那纳匝肋人耶稣同是一人?抑或他们捏造了一个新的耶稣像呢?
心灵既要平安,又要有急切感,因为面对为天主圣爱做见证的使命,一种“安心无忧”的意识会使人变得怠惰。这是因为现世结束之际,一切都要接受“最后的考核”。
不要立刻投以信任帕索里尼神父谈论了天主子耶稣的三大教导,即:不要立刻投以信任,要懂得让人失望,以及不要强求于人。
他一再说他上课听不懂我讲什么,我却觉得他不用功,因此我就说要去找他的家长。他立刻紧张了起来,他说他五岁时父亲生病去世了,母亲改嫁到美国,没有带他去。他一个人和祖母一起住,经济状况很好。
圣座传播秘书处在一份公告中评述道:良心麻木或陷於失望是时下传播系统可能使人患上的两种疾病。
教宗本笃十六世11月14日上午在梵蒂冈保禄六世大厅主持了例行的公开接见活动,他的要理讲授继续上周三的主题,谈人内心对天主的渴望。
这些倒还在其次,让人伤感的是,教堂的钟声敲过后,只有三五个老人来参与弥撒。神父之前想到过困难,但没想到会是万分的艰难。
但是,天主对人的计划是无法预料的。有一天晚上,在吃晚饭时,一向健康的他突然浑身难受,有种要去世的感觉,急忙去医院检查,却查不出什么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