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教会宽免了信友参与弥撒的义务,并宣布暂停2月15日至28日的公开弥撒,取消圣灰礼仪。
因此,「为了使生活环境健康、有益又可持续发展,我们也必须谈论每个人的义务」。我们往往「只谈权益,光是想着自己应得的。但是我们也必须思考我们对后代子孙的责任,以及我们渴望留给孩童与青年怎样的世界」。
教宗继续强调:“现今,我们应该扪心自问,我们能做什么来恢复工作的价值;以及作为教会来说,我们能做出什么样的贡献,从而使工作能从单纯的利润逻辑中解放出来,并能表达个人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增加男女劳动者的人性尊严
教宗本笃十六世两天前,10月26日接见全体与会主教时,引用这道宪章说:“服兵役的人能够视自己为保障人民安全与自由的人,因为如果军人正当地履行他们的义务,就真正有助于和平的稳定”。
正如教宗在写给德国默克尔总理的信中所说的,关怀贫穷国家不是一种“给予”,而是一个重大而且无条件的道德义务。因为大家都属于同一个人类大家庭。
主教叮嘱新铎,要尽训导的义务,要使宣讲的道理成为天主子民的食粮,并使生活的芳表成为信徒的典范,善尽铎职,牧放天主的羊群。
有信仰的人,首先,是一个地方的人,是一个国家的公民,他们有权利和义务为了国家的现在和未来善尽自己的义务和监督责任。一个人的信仰,无论是哪一种信仰,都应该首先是帮助自己按照真理“做好人”。
儿童用如此没有武装、兴致勃勃的询问来寻找真理;青年人寻找真理,他们需要找到自己生命的深刻意义;成熟的男人和女人寻找真理,为引导和支持家庭及工作上的义务;老年人寻找真理,为完成世间的生活。圣言成了血肉。
教会往往会被描绘成反对科学进步、禁锢人性自由的形象,教友生活就是只知道礼拜天上教堂做礼拜,去尽敬神的义务而已;又因教会有许多规矩,而被人认为与宋儒的“存天理,灭人欲”相等同,以为宗教就是为了敬神而限制人的种种欲望
“我是第一次参与这样的义务维修服务,就是觉得能为受灾乡亲尽一份力,省下一些钱,也实现了咱们志愿者的价值,他们对我们一句感谢肯定的话,一个笑容,都让我觉得做的事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