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方济各9月9日傍晚在该国首都帝力如此表示,称这个亚洲国家“找到了通往和平的道路,开始新的发展阶段,改善生活条件,并在各层级珍惜这片土地及其自然和人文资源的纯净光辉”。
是因为你们爱上了耶稣,在祂内看到了一切,被祂的目光所吸引。献身生活就是这样的愿景,看到生命中的重要价值,并展开双臂拥抱天主的恩典,如同西默盎所做的那样。一切都是礼物,是恩典。
关于巴伐利亚地区敬礼童贞玛利亚的中心,圣菲利普和圣雅各伯教堂的本堂神父曼德尔接受梵蒂冈电台访问时说:答:从灵性意义说,童贞玛利亚是巴伐利亚的母皇。在巴伐利亚的历史中她一向是我们的参照点。
教宗在信中写说:“在这个曾多年受到冲突摧残的克罗地亚,你们是令人信服的希望的记号,青年们,请展示你们期望一个新人类的要求,这新人类应该建造在所有人,不论他属于哪个民族、哪个宗教,一致受到承认的基础上。”
对虔诚的基督徒而言,《圣经》中的故事是立身处世的标准,更是不可违逆的圭臬,就连美国总统在宣誓就职时都必须把一只手放在《圣经》之上,以象征其誓约之神圣。
钟鸣声提醒人们牢记从受孕到自然死亡的生命价值,它是那些永远不会出生的婴儿的声音,并对一个因自私而心不在焉的世界提出警告。
教宗在书序中强调,圣方济各是所有人的弟兄;800年前他希望为弟兄们留下会规,“好能并肩走向同一个目标,即:拥抱并亲吻那临在于被丢弃的受苦者身上的基督”。该会规的核心是福音及其教导。
教宗在要理讲授中继续省思基督徒的希望,尤其论及希望的仇敌。许多人不顾艰难困苦,顽强奋斗,寻求更美好的未来,相信自己的子女必能过上一种更公正和更安详的生活。
教宗指出,殉道者,无论是天主教的还是圣公会的,都是真正的民族英雄,因为他们以殉道的方式提醒我们一个重要事实:信仰、品行正直和为公益效劳曾经且仍然反映乌干达的文化、经济和政治生活。
(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方济各4月5日在圣玛尔大之家的清晨弥撒中告诫,切莫混淆圣神的和睦与协议的「宁静」。基督徒团体的和睦共处是圣神的果实;而协议的「宁静」却虚伪地掩盖内部的矛盾与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