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鼓励「每个人按照各自的信仰」,实践双重活动:对内,以祈祷和默观聆听天主;对外,亲近他人,花时间陪伴家人和朋友。在认识自我的道路上,「我们不能揽镜自照」。教宗幽默地说:「人类发明了很多新科技。
到目前为止,几位老年人、一个家庭的三名未成年人和一些成年人已经获得了签证。让我们看看接下来几个小时的进展。」
为了战胜恐惧和紧急状态的莫名力量,身为诗人和神学家的托伦蒂诺枢机指出一条道路,就是恢复与天主的亲密关系和对天主的信赖感。正如玛窦福音中说的,耶稣邀请我们以默观态度将自己完全交托于天主上智的安排。
只有严重的精神需求的信徒方能进入,但要求老年人和出现症状的人留在家中。神父会分发预先祝圣过的圣体,这在东正教传统中并不常见,除四旬期期间之外。
传染疾病带来令人意想不到的混乱后果,而在疫情的漩涡当中,医护人员「可靠又慷慨的临在是病人和家属的依靠」,尤其是在家属无法探望挚爱的情况下。
我们不要只想到修道人和隐修士,在普罗大众中也有这样的人,他们写下与天主交谈的漫长历史,有时需要净化信德的内心搏斗。
教宗表示,这个事实告诉我们,“面对暴力,如果没有话语能疏导壊情感,使之不伤害人和造成损害,暴力就会淹没整个世界”。
特别在那些已颁布立法的政府,她们使协助自杀和自愿安乐死等方式合法化,容许在最易受伤害的病人和体弱者身上进行,就会出现这种危险。如此的立法,越过了维护病人作自主决定的道德和法律界限。
在要理讲授的结尾,教宗向大圣若瑟献上祈祷,求他护佑这些人和我们大家,愿大圣若瑟成为我们的「同盟、朋友和支持」。
包括我本人和其他几位我们中国社科院的年轻学者,发起的知止中外经典读书会,我们平均每个月都会做一次公益性沙龙,其宗旨就是践行“以学术回馈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