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纪相长,又为爱人,为给人立表样,隐藏在纳匝肋,屈服在圣若瑟的权下劳苦度日,三十年之久,到出外传教时,亲自安慰人,亲自帮助人,饱饫饥饿的安慰受苦的治好病人,复活死人种种爱人的事迹,难以尽述。
佛教的得救,纯粹关系灵魂,而圣经宗教,精神固然要得救,连肉身也要在无忧中安眠并且复活。也就是说,全部生活、全部时间必须都被圣化,甚至要向一切受造物宣讲福音。这是关键。
我带领你们在我子内进入复活。为那些我子所拣选的人祈祷,这样他们通过我子,在我子内生活。我谢谢你们。
这慈悲禧年特别「给教会一段时期,重新省思主在复活那日托付给教会使命的意义。这使命就是成为天父慈悲的记号与工具。」
因为我们急需以天主的宽阔心胸拥抱生活的牧者,他们不陷于世界上的满足,不乐于周而复始,却不断地朝向高处;承载至高者的牧人,务必不陷于保持低空的诱惑,摆脱不冷不热和习惯性生活的狭隘限度;贫穷的牧人,不贪恋金钱与豪华;言行一致的复活希望的宣讲者
可能有人还有问题:既然天国已来临,基督的死亡和复活更战胜了罪恶,那为何世界上仍有罪恶?全能全善的天主,为什么容许罪恶继续存在?
从基督信仰来讲,死亡不是生命的结束,而是新生命的开始,因为基督通过死亡而战胜了死亡,给人类带来了复活的希望。“我们虽为死亡的定律而悲伤,却因永生的许诺而获得安慰。”
「堂区」(parrocchia)一字的字源就说明了这制度的意义:它是在众家庭中的一个家庭,[10]而且它符合耶稣基督降生成人的逻辑——祂在信徒团体中生活和行事,而有形可见的礼仪建筑物,正是复活的主在祂子民中间的永久临在的标记
相信大家还记得:在1997年,教宗若望保禄二世把12月12日定为瓜达鲁比圣母瞻礼,纪念圣母显现的奇迹。
到了80年代初期,教会开放,吉林教区仅有八九位老神父,每个大瞻礼神父才会来送台弥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