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本笃十六世是个深深热爱天主和祂的教会的人,一个为真理效命的牧人。他自从小时候便与耶稣建立了非常深厚的友谊。这个友谊是他生活最大的特征。他在不同机会的讲话中,曾多次勉励人与基督建立个人的友谊。
有一次连下了几十天的雨,他无法下山,教友们都猜想几十天过去了,方主教肯定饿死了。等教友们见到他时,才知道他吃的是草,喝的是雨水,奇迹般的还活着。
《圣经》创世纪记载:上主天主用地上的灰土形成了人,将他安置在伊甸园中,上主天主认为人单独不好,于是上主天主从人身上取出一根肋骨,为他造了一个相称的助手——女人,人遂说:“这才是我的真骨肉。”
然而这也意味着“我们的天父”的祷词就是达成深刻祈祷的标志,这为我们的人生提供了基本的导向,并帮助我们铸造天主子的形象。“我们的天父”的意义要比一篇纯粹准备好的祈祷文的意义更加充沛而意味深长。
“天心所不容,群贤所弃绝。”意思是:在审判的时日,恶人站立不住;在义人的会中,罪人不能立足。“我主识善人,无道终沦灭。”意思是:因上主赏识义人的行径,恶人的行径必自趋沉沦。
我却对你们说:你们当爱你们的仇人,当为迫害你们的人祈祷,好使你们成为你们在天之父的子女,因为他使太阳上升,光照恶人,也光照善人;降雨给义人,也给不义的人。
在这种情况中,人们“体验到失望,好似天主和祂的见证人作出的神圣许诺都失去了效力:他们原以为走在一条有希望的道路上,而事实上却发现处在一种比过去更糟糕的境况”。
在讲道中,教宗首先点出天主子「取得奴仆形体」,并「在服务我们的过程中拯救了我们」。教宗指出,「我们常会以为自己在服务天主」,实则「是天主白白地在服务我们,因为祂先爱了我们」。
教宗又举出另一个实例,“一部灵修名著谈到一位俄罗斯朝圣者的恒心”,他无数次地重复同一个呼求:“主,耶稣基督,天主子,可怜我罪人!”
当时,天主要加音为亚伯尔的性命给个说法时,加音回答说:『难道我是看守我弟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