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多次引述圣伊肋内关于基督降生成人的思想,提出一个中心思想,即基督信徒该当习惯于感觉到天主,天主经由他的圣子耶稣婴孩召叫我们相似于他。
⾳乐会由澳门嘤鸣合唱团演出,王嘉祺女士指挥、沈颖瑶女士伴奏,献唱多首圣乐歌曲,让大家回到林乐培⼤师少年时代,向这位今年一月蒙主恩召的杰出的音乐家致以崇高敬意。
教宗阐明,我们蒙召有意识地、以成熟、勇敢和积极的态度进行合作。“信赖不能成为无所事事的理由。种子自身成长的生命力并未授权农民可以忽视田地……。
在乌干达,这几乎是一种鼓励,这令分辨圣召成了一个重大的职责”。(原载:梵蒂冈新闻网)
所以我们时刻该警醒,戒避邪恶的诱惑,如保禄宗徒在书信中强调的:我们应脱去旧我穿上新我,行动也要与我们所受的宠召相称,凡事要谦逊,温和,忍耐,在爱德中彼此担待,心神合一度圣善的生活。
於是,宗徒和长老从他们中选出几个人,派他们同保禄和巴尔纳伯一起去安提约基雅,看望那些蒙圣神召叫成为基督徒的外邦人。教宗指出,这篇读经提到两组人,一组人本着善意进行着激烈的讨论;另一组人则制造混乱。
请想一想圣母领报的情景,假设圣母不是每天沉浸在祈祷中,怎么会蒙受天主的格外眷顾和召叫,而成为天主之母呢?圣母绝对不是在闲聊张家长李家短的时候,突然蒙天使显现!
大赦、慈悲善工及忏悔教宗方济各在《望德不叫人蒙羞》诏书中表示,“禧年当中,我们将蒙召为处于窘困的许多弟兄姊妹成为希望的可见标记”。遵循这个精神,圣赦院的《规则》表明,大赦也与“慈悲善工和忏悔有关联”。
然而,此时也会进入危险,“走入迷宫”的诱惑,那种“在我们的围墙和恐惧内转来转去”走不出的感觉,使“我们蒙召为教会和全世界的服务”陷于瘫痪。
大赦、慈悲善工及忏悔教宗方济各在《望德不叫人蒙羞》诏书中表示,“禧年当中,我们将蒙召为处于窘困的许多弟兄姊妹成为希望的可见标记”。遵循这个精神,圣赦院的《规则》表明,大赦也与“慈悲善工和忏悔有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