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不见,他显得很苍老,虽西服革履,发福了许多,但目光已没了以前那样炽热、深邃!我尽可能地使他获得心灵上的平安和精神上的安慰。于是我领他随便地转着,到处看看。他不由得打开了话匣子,我只是静静地聆听着。
正如因着印度德肋撒姆姆献身穷人的服务,使许多穷苦的人得到主的安慰。奉献的价值何其伟大!圣保禄宗徒曾说:“主喜欢乐意奉献的人!”耶稣也说:“凡你们为我弟兄当中最小的一个所做的,就是为我做的。”
在办教理班与教友接触的过程中,发现许多教友对教会所提倡的活信德和所反对的死信德不了解,闹出了一些无知的笑话。
在妻去世的前几天,她还就瓦峪村建堂一事同我谈了她的许多看法。她说:“我的愿望就是千方百计也要帮助那里的教友们把堂建起来,过上正常合法的宗教生活。”遗憾的是,妻的愿望最终没能实现。
耶稣哥哥,现在还有许多不认识,不悔改的人们。我的二姐要去上学,她信仰的根不是很深,希望她去了学校以后,不忘事奉天主,好好祈祷,多进圣堂。
那时因为信仰,他们受到许多不公平的待遇,但他们并没有因此而背弃天主,特别是父亲,总是用一颗宽宏博大的心去面对,去承受,去安慰母亲和家人。
许多脏器都已衰竭,像一支即将燃尽的蜡烛。父亲临终前一天,他见到了想见的亲友,叮嘱了母亲和孩子们,并让孩子们帮他沐浴洗澡,清洁了全身。
在母亲的带动下各村成立了祈祷所,许多冷淡教友回头了,几十个外教人进了教。母亲的这些功绩是与父亲的支持和奉献分不开的。父亲是世上少有的宽厚仁慈的人。在乡邻中,他乐于帮助别人而从不与人闹矛盾。
在资金十分紧缺的情况下,他们克服了许多困难,于2001年5月建成一座长33米,宽13米,钟楼高35.4米,建筑面积668平方米,造价50多万元的宏伟圣堂。从此,这里的教会出现了一个蓬勃发展的可喜局面。
报道还特别提到,露德已经发生过许多奇迹了,至今依然常有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