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守斋节省下来的金钱可用以济贫。四旬期既是逾越节前的隆重准备期,每一位基督徒也应该为其自己的逾越节作准备,亦即为自己的复活——生活的革新作准备。
天主赏给我们的时间与金钱我们有没有善加利用……这些都是我们很容易忽视的并有相当的责任的事。我们是否曾想过,敢不敢肯定自己这些都做的很好?
他们都感到这件事向现时代的教友提了个醒,即总不要忘记祈祷,因为现在的很多教友都醉心于世俗的享受和金钱的诱惑,不再把祈祷放在第一位。
牛顿年轻时喜欢沉思祈祷,尤其金钱对当时的他是极大的诱惑,他曾写下:“主啊!赦免我!因为我专注于赚钱为乐,多于渴想你的同在。”牛顿对于科学的思索与祈祷是分不开的,他常在科学里想到信仰。
就在这艰苦的时刻,有一道亮光闪过洛克斐勒的心怀,他觉悟到金钱不是一切。第二天清晨,他开始捐钱给教会,用他的财富来资助贫寒人家,他创立了洛克斐勒基金会。所支持的医学研究机构,发明了盘尼西林和许多新药。
如果把生命的健康比作1,那么,权势、名誉、地位、金钱、美色等等人世间的一切皆为1后面的0,而离开了1,一切就全归于0。也就是说当我们连生命都不能享用了,还能享用什么呢?可见健康应该是我们最大的财富!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当事业、爱情、家庭、金钱什么都不缺少的时候,许多人仍然感觉不到快乐,总觉得缺少一样东西———那就是灵魂的饥饿感、危机感,对真正幸福的渴望。为什么会有这种内心真实的体验呢?
在这物欲横流的时代,很多很多人不思神贫的重要,丢弃这永远的真福,不择手段,捞取金钱,花天酒地,挥霍享乐。我们不禁要大声疾呼:这样的生活是罪恶的生活!罪恶的生活必定有罪恶的下场!
这期间的社会阅历,把一个天真、有理想,对人生充满憧憬的懵懂少年,熏染成一个自私、贪婪,以最大限度追逐名利、金钱、权力者,坚信唯有自己才能救自己,逐渐形成人生信条就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都市生活,政治文明,经济发达,人们习惯于五彩缤纷的社会生活,不断追啄着金钱,荣誉,学说,地位,忙忙碌碌的工作,但他们不会有山里人的那种感觉,心灵自由,健康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