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在不同堂区履行司铎牧职多年後,因牧民工作的重大责任而感到孤独、不被理解、身心疲惫,他们的修道生活遂陷入危机。
LGBTQ天主教徒团体「美国尊严」执行主任玛丽安娜.达迪─伯克表示,这指引跟牧民关爱相对立。她说:「家人在最悲伤的时刻,却被拒绝举行圣事。这是冷酷无情、残忍、极端未开发。」
「『犹』爱开始——青年恋爱工作坊」由圣犹达堂青少年牧民组主办,香港公教婚姻辅导会婚姻及家庭培育中心协办。
洛格偌获(NoegrohoAgoeng)神父说,“有一天,当我从乡村地区完成了牧民探访回来时,我感到累了。不过,我的堂区教友感动了我,因为他们在领圣体后为神父们祈祷。”
慈幼会中华会省青年牧民委员梁伟才神父解释给予嘉宾的礼物——一枝玻璃墨水笔的寓意:青年需要其他人的陪伴才能发挥自己的才能。
这位法国枢机在他的推特帐户上写道:“里昂教区的弟兄姐妹,在教宗方济各减轻我牧民重担的此刻,我深为感谢,并给出一个很简单的指示:你们要在一个服务他人、友爱弟兄并传扬福音的教会里,紧紧地跟随耶稣。”
避静以前以教宗若望保禄二世所写的《新千年的开始》为内容,讲祈祷是一种艺术,是需要学习的,堂区应该是学习祈祷的地方,教人怎样祈祷是牧民工作的一部分,《新千年的开始》即教宗的话给我们鼓励。
圣神父前,周守仁到美国修读了组织发展硕士课程,其后担任耶稣会省会长,深感当年所学能切合职务的需要。
一天的慕道课程结束之后,陪伴员们会集合到堂院做总结与反省——包括课程分享期间的一些问题与经验心得,进行分享、交流。每次内容丰富多彩,气氛活跃,有唱歌、祈祷、讨论、分享等。
课程每天5个半小时,内容生动,深入浅出,使不同年龄、不同理解层次的教友都受益匪浅,进一步激发了教友对《圣经》的热爱,进一步了解了《圣经》,知道了如何从“繁忙”的生活中挤出时间每天学习《圣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