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耶稣告诉我们:应常欢乐,不断祈祷,事事感谢:这就是天主在耶稣基督内对你们所有的旨意。(得前5:16-18)我们若能每天喜乐而感恩的生活,那将是何等平安美好!(全文完)
堂区一位王姊妹苦口婆心地劝服一位电厂退休干部去教堂体验生活,他却不满意教堂沉默的气氛,不愿看到冷漠的表情,他说堂里没有温情、没有欢乐、缺少人际交流,进堂几次就离开了。教友不该反思我们缺少爱的行动吗?
教会如果不这么做,如果固步自封,或许她有完善的组织,有一张完美的组织架构图,事事安好,一切整洁,但是缺少喜悦,缺少欢乐,缺少和平,必会成为一个灰心丧气、焦虑、悲伤的教会。
同时在教唱或领唱歌曲时也总是唱保禄宗徒的那句语录歌:应常欢乐,不断祈祷,事事感谢!(得前5:16-18)不知这不断祈祷和越多越好与死念经,念死经的区别在哪里?难道和自己所唱所念相同的才是活的?
这位圣人「信赖人群,从不忧愁哀伤,而是满怀喜悦欢乐的精神,坚信恩宠绝不压抑人性,反倒医治人性,使之日益健壮、完美」。圣斐理伯内利的传记记载,这位圣人总是三两结伴,接近人群,所有人很快都成了他的朋友。
欢乐很美妙,但喜乐更胜一层。喜乐是上主的恩典,从内在填满我们的心,如同是圣神的敷油一样。有些基督徒的生活仿佛是个不间断的葬礼,宁可选择悲伤而不选择喜乐。
教宗说,愿你们成为你们蒙召所成为的领袖:思想和行动的领袖,但也是欢乐与希望的领袖,建设更美好世界的领袖。教宗还说,我不愿意成为独裁者,因此我喜欢播种。
筹备小组成员冯菀茵告诉记者,活动让青年从不同的角度看喜乐,对于那些活在贫穷线下的人,或是少数族裔人士所面对的困境,他们难以展露欢颜,但透过探访,青年怀着喜乐的心,把欢乐及祝福带给他们。
跟随寡妇悲哀哭泣的人群与跟随耶稣欢乐的人群相遇,是生命与死亡的相遇,那忧愁痛苦的寡妇和那位施恩的救主的相遇,结果是:死亡被生命吞灭了!寡妇的忧伤哭泣转变为惊喜。
台下的我看在眼里,心里感谢天主赐给我这么个宝贝,我真是亲也亲不够,他给我的家庭带来了无尽的欢乐。今天我带着一颗感恩的心情来到圣母台前。感恩圣母妈妈这些年对我的关爱以及垂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