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朋友,这位真正的基督门徒的生命和见证,就是对于您和整个教会要常常在贫苦和有需要的人当中忠心事奉神的挑战。”罗马教宗本笃十六世在梵蒂冈圣彼得广场对1,500位来自仁爱传教会的成员说。
大自然教宗方济各、东正教大公宗主教巴尔多禄茂和圣公会坎特伯里总主教韦尔比首次为地球的将来同声疾呼。这三位宗教领导人第一次共同告诫世人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迫切性、它对贫困的影响,以及全球合作的重要性。
若望二十三世的和平于世著名通谕不停地教导我们的时代,为促进和平、维护正义,需要作什么。这是教宗本笃十六世4月30日致函宗座社会科学院出席全体大会人士所表达的思想。
一、今日神职人员神修生活的概况。平凡是我们这一时代的特征,并且平凡的程度已经达到了使人震惊的地步。在以往的世纪里,连在教会内和神职人员之中,所有的各种差别,都远较今日更为显著分明。
来自十二个国家共四十多名教友领袖及神学家于10月8至11日聚首曼谷,举行名为“在全球化下的梵二”会议。
旧约诺厄时代,天降大雨,40天后,雨过天晴;梅瑟带领以色列子民离开埃及,在旷野流浪40年后,进入天主所预许的福地;耶稣在旷野中守斋、受魔诱,40天后,天使亲自来服侍他;耶稣复活,40天后升天,坐在天主的右边
首先令我们印象深刻的,是所叙述的有关建立的事并不是一句独立的话,而是以关系代名词开始:祂,在前一天。这里的祂把整个叙述连接到前面的祈祷经文,“成为你钟爱之子,我们的主耶稣基督的圣体圣血”。
《真理的光辉》通谕省思了教会伦理训导的重大议题,阐明「伦理训导的根基乃是《圣经》和从宗徒传下来的活生生的圣传」。
圣座驻联合国常任观察员米廖雷总主教日前在联合国第62届大会中发言,强调保护环境需要有一个对人的生命更积极的观点。米廖雷总主教发言的中心思想是可持续的发展与环境的挑战。
(梵蒂冈电台讯)《天主的名字是慈悲》一书自元月12日起在世界各地的书局开始贩售。这本书是熟悉梵蒂冈事务的意大利记者托尔涅利(AndreaTornielli)与教宗访谈的果实,论及慈悲禧年的核心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