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怜悯是耶稣的心态,是天主慈悲的体现。接著,教宗举出耶稣怜悯受苦者的具体实例。耶稣开始在加里肋亚宣讲天国,驱除魔鬼,“有一个癞病人来到耶稣跟前,跪下求祂说:‘祢若愿意,就能洁净我。’
慌乱和恐惧会造成毫无益处的封闭心态。此刻,我们要找回实事求是、信赖和希望的缘由,好能携手应对当前的困境。」
教宗最后邀请众人一同祈求上主「使我们摆脱分裂的心态」。愿上主协助我们明白,「在祂内人人互为弟兄姊妹,祂是大家唯一的牧人」。
阳光家园的价值理念:以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为前提;以提升自信心,拥有阳光健康的心态为基石;以培养自立自强对社会有用的人为核心。
「我们在其中看到拒绝的态度,这也可归咎于自恋心态和功利主义的思维所导致的排斥现象,从而忽略了每个人生命中难免存在著脆弱的事实」。
接着,教宗提到“不同形式的国家主义、种族主义、排外心态,以及制造死亡和摧毁的战争与冲突”。
不过,在移民和难民漫长的道路上存在众多的阻碍,其源头乃是“与基督信仰不相容的排外的心态”。切尔尼枢机遵循通谕的指导方针,指出应以各种方式向那些因人道危机而逃亡并成为我们新的近人的人敞开心门。
事实上,很多教友的祈祷也和上边所说的那位领洗者的心态一样,只求自己的平安喜乐、诸事顺畅:孩子学习成绩优异,父母身体健康,庄家丰收,事业兴旺……似乎忘记了为福传、为和平、为贫穷弱小、疾病患难者祈祷。
在教会内,“如果女性首先意识到自身的尊严并保持健康的自由,而不陷入教宗所称的教权主义的心态,我们就会继续沿着这条道路前进”。最后,阿维斯枢机谈到教会内侵犯问题,这也涉及奉献生活者。
当我们再次聆听者福音,我们会细心注意,还是像看到新闻中各死伤悲剧般,存有一份习惯的心态呢?我们会对导致主耶稣死亡的“平庸邪恶”感到乏味、沉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