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手机铃声,没有麦克风啸叫声,没有人走动、小声说话,没有琴声、歌声或礼仪的意外断片,领圣体、出圣堂秩序井然……就是在这样庄严肃穆、和谐顺畅的礼仪中,因未受一丝干扰,神守心归,
弥撒结束后,庞神父为三位慕道者施行圣洗圣事,三位慕道者通过聆听杨士微修女的慕道课程认识和接受信仰,此次正式加入教会大家庭,他们告别往昔旧我,于圣水的润泽中获得新生,步入天主子民的行列,誓言追随基督,践行爱德
由于复活节是教会传统的为慕道者施洗的日子。今年复活节后,本报编辑部首次电话对全国的部分教区和堂区进行了领洗人数调查。
接2021年10月18日的纪念文章【一位百岁牧者留下的宝贵精神遗产(上)】(一至四),今将涉及杨牧创作歌曲的该篇纪念文章【中】(五至六)在此发表。
蒙召精修为众灵,离父舍母圣路行。甘付青春施博爱,弃绝红尘儿女情。教友相拥得崇敬,堂区进步建新功。世间虽度清贫日,来世显居荣耀中。
祈愿上主,仁慈的天主赐予亡者永恒的安息,抚慰他们的家人,坚固整个社会,并改变暴力者的心。
「但我们不能老是把穷人、无家可归者和流离失所者藏起来。这不是对他们有益的方法,而只是制造假象的橱窗装饰。问题依旧存在,而且穷人需要我们的慈悲对待。」
丢弃文化只会提出死亡的路线,设想藉由杀害受苦者来消除痛苦」。
仁爱之起因,并非由于对象具有什么长处或美质,可能为爱者带来什么利益或好处,亦非由于与对象交往而产生了正面的情感,产生了相互依赖的感觉,而仅仅是由于对象及其特性的存在本身。
若你未曾伤心过,又怎知道我是安慰者?若你未犯过错,又怎知道我会——饶恕?若你什么都知道,又怎知道我可解答你的问题?若你不曾落入困苦之境地,又怎知道我会施行拯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