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ticanMedia)6月5日世界环境日之际,教宗方济各在梵蒂冈接见了前来拜访的意大利“绿蓝节运动”(GreenandBlueFestival)的推动者们,向他们谈到时下的重大挑战,即改变目前消费和生产的模式,拒绝冷漠
饥饿不仅是食物,而是包含对爱的渴求,赤身不单指没有衣服,而是人的尊严受到剥夺,无家可归者不单指住所,而是受到排斥和摒弃,除了贫穷和饥饿,世界上最大的问题是孤独和冷漠,事实上,孤独也是一种饥饿,它是期待温暖的一种饥饿
在去年12月17日庆祝77岁生日的教宗方济各,透过坚决反对排斥的文化、浪费的文化及冷漠的全球化和对抗人口贩运、贫穷及世界饥饿,日复一日促使教会及世界人性化。
但在一个被「全球化的冷漠」所标志的世界里──这一「全球化的冷漠」使得我们逐渐地习惯于别人的痛苦,更自我封闭,这号召常遭受到否认和漠视。
您在联合国讲话中批评了国际社会对叙利亚、伊拉克和乌克兰冲突的某种冷漠态度。您认为还是这样吗?很不幸,我们很容易对这些事情见怪不怪。我想是的,有一些冷漠的态度。
武万银等教友告诉“信德”通讯员:目前社会上闹得沸沸扬扬的南京彭宇案、河南郑州李凯强案以及广东佛山小悦悦惨遭车祸18人路过无一人救助的彻骨冷漠,说明了目前社会道德的沦丧和堕落。
(梵蒂冈新闻网)基督徒不该待人冷漠、过着半个信仰生活。4月11日天主慈悲主日,教宗方济各在梵蒂冈附近的圣神堂主持弥撒,邀请信众省思天主是否触碰了自己的生命。教宗说:「请看看你是否俯身亲近他人的伤口。
我们应让这种德能贯穿我们冷漠的外壳,贯穿我们精神的疲惫,刺透我们盲目追随世俗精神。
更需要治愈一种全球化思维所造成的创伤,这思维将消费置于中心、忘却天主和生命的基本价值。
特别是我们中国,受全球化思潮的影响,无论在科技文化领域,还是社会生产领域,其发展速度之迅猛,在中国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中国,作为经济强国正在崛起是毋庸置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