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方济各借此机会致函所有与会者,向他们致以友好又热切的问候,表达天主教会和教宗本人的关怀,并保证为他们祈祷。教宗写道:「我对近期在都灵和罗马,以及之前在阿根廷的会晤记忆鲜明。
教宗选择了斐理伯宗徒的这句话,表明在认识他人的生活并参与其中时,我们才能理解事物的意涵。(梵蒂冈新闻网)在全球疫情期间,人们遵守封锁措施及社交距离。
教宗在弥撒中表达了这份关怀、传达了如此祝愿。侨居罗马的缅甸信众参加了这台弥撒,他们的眼神透露出教宗所说的痛苦呼声。礼仪中的两篇读经和若干圣歌使用了缅甸语,以「亲近」这片饱受磨难的土地。
在这种情况下,整个教会对他们的关怀和温暖应该更加亲密与火热,应该以怜悯的态度表达出来;怜悯不是可怜,怜悯是与他人共苦,与他人同难,关怀受苦者,给予一句话、一个爱抚,但要发自内心。这就是怜悯。
圣座国务卿帕罗林枢机正义要求我们不要侵犯他人的权利,却要将他们应得的给予他们,而爱德敦促我们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这促使合作与友谊欣欣向荣。因此,唯有正义在爱德内获得实践时,世界才有真正的和平。
教宗强调,“马耳他人善良、信奉神明而且好客”,给这些遇难者提供了温暖和慰藉。“保禄也凭著基督真正使徒的身份为众人服务,用一捆柴燃起火堆”,但意想不到地被一条毒蛇咬了一口。
媒体,尤其是互联网,能帮助我们,给我们提供更多机会彼此相遇和关怀。此外,教宗也提出衍生的问题,首先是资讯的速度超过我们的思考和判断能力,传播界能帮助我们成长,也能让我们迷失方向。
因为天主是爱,(若一4:8)天主的国自然也是爱,而爱则是关怀体贴同情怜悯,并因此而担当相应的责任,那么我们一定会将别人的欠缺、软弱也看作是自己的欠缺、软弱。
教宗方济各以慈悲使徒的身份前来我们这里:他临在我们中间表达了对近人的关怀,对他人的关怀,一如他时常说的,帮助我们走出去。教宗这次访问古巴也有社会性的意义,古巴当局决定特赦3千多名囚犯。
教宗强调给饥饿的人饭吃有伦理道德方面的要求,这除了解除饥饿外,还有人与人之间彼此关怀的要求。这个要求叫人不只与他人分享物质财富,也要分享爱,因为爱是人人所需要的。如果我们只提供物质的援助,这是不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