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圣神引领吾渐省之,妻未信吾之责,进圣堂立善表,虽有行差甚远!泰山父女有四,吾之妻行在末。尽孝道不攀比!病床前似亲子,主怜之受洗礼,其终老赐安息。
当我们将天主的生命放到第一位时,我们就会重视自己和每个人的生命、就会重视每个动物和植物的生命,同时,也会认出每个物件的价值和意义。
就在金邦尼感到无助之际,巴尔纳波枢机阅读了他的苏丹之行报告书,建议他创办自己的传教修会。
61年来在牧灵福传岗位上呕心沥血、废寝忘食、善尽牧职、堪为忠仆。宣讲“二心一德”(即:要求教友热心恭敬耶稣圣心和圣母圣心,提倡教友走好小德肋撒神婴小道)三十多年。
现代的文化似乎已失去了对善与恶的意识,而我们真的有必要重新肯定有慈善存在并获胜这事,因为天主是慈善的并好施仁惠的(咏119:68)。慈善是激发人去给予、维护和推展生命、兄弟友谊和共融的任何一切。
换句话说,信仰不能只停留在神学研习、善工福传层面,它也是天主子民聚一起,庆祝圣事,共同祈祷。神学如果没有祈祷,就是知识,不能救赎灵魂。如果善工不是发生在祈祷中,也难以救人得救。
只要能把握当下(参阅:弗五16),我们也能播下善的种子。天主要我们播种善良,这个召叫不能被视为一种负担,而应视为是一种恩宠,造物主希望我们能因此积极地与祂丰盛的美善结合。至于收获呢?
圣人,不只是他的言行是圣善的,而且他的整个身体和灵魂都是属于天主的宫殿,是神圣的(格前3:16-17)。圣人,就是要成为像召叫我们成圣的天主一样的人(伯前1:15-16)。
一天赚一个德纳就够了,我们不应该用全部的生命和时间去“赚取德纳(金钱)”,人还要有时间去行爱德,去欣赏天主的美妙造化,去和其他人友爱来往,还要去追求灵魂的圣善和天堂的永生。
沧州教区“圣望会”的修女们在此倾注了太多的汗水和泪水,浸透了这里的每一寸土地,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其中“露德安老中心”的院长张凤女修女为此经历了难以想象的艰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