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阐述穷人为何是与基督相遇的绝佳场所,教宗从圣依纳爵的《神操》出发,强调要默观并化身为仆役,去伺候贫寒卑微的耶稣圣婴(111、114号)。
事实上,他们随同保禄离开格林多城,先是去了厄弗所,然后来到罗马,他们的住家继续成为“要理讲授的场所”。保禄称他们为“基督耶稣内的助手”,感谢他们为了救自己而冒著生命的危险(参:罗十六4)。
教宗在弥撒讲道中省思了当天《若望一书》关于存留在天主内的教导,阐明基督徒的生活就是要存留在天主内,顺从圣神,而非世界的神,因为它导致堕落和不分善恶。
此刻,我们要找回实事求是、信赖和希望的缘由,好能携手应对当前的困境。」米兰教区规定,圣堂依然开门,可是不会举办任何聚会,并取消原订的所有活动;葬礼和婚礼可以如期举行,但是仅有近亲能参加。
于是,耶稣安慰祂的门徒,说:「你们心里不要烦乱;你们要信赖天主,也要信赖我。」(参阅:若十四1-6)教宗指出,「这里,我们看到耶稣安慰人的方法。」
但是,要怎么做才能停止心烦意乱呢?上主给了我们两个解方,首先便是「信赖耶稣」。这绝非一个抽象的建议。在人生中,最焦燥的心情出自于「无能为力、孤独寂寞和没有依靠的感受」。
教宗主持公开接见活动(梵蒂冈新闻网)「基督徒的祈祷」是5月13日周三公开接见要理讲授的主题。继上周展开新一轮以祈祷为题的要理讲授后,这是教宗方济各第二次深入探讨祈祷是什么。
教宗首先讲解真福八端的第二端:“哀恸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们要受安慰”。教宗说:“这话似乎自相矛盾,因为哀恸不是喜乐和幸福的象征。
在授予圣秩礼上,主教把福音书交给执事,说:「领受基督的福音吧,你要成为祂的先驱。」
教宗6月2日主持公开接见活动(梵蒂冈新闻网)教宗方济各在6月2日周三公开接见活动的要理讲授中,历数了《路加福音》中耶稣为门徒们祈祷的内容,继续深入讲解“祈祷”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