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它是历史。天主在历史中与祂的子民同行。没有历史就没有救恩。就这样,一步步地成了历史。天主创造历史,我们也创造历史;当我们错了时,天主纠正历史,带领我们前行,始终与我们同行。
他强调,不聆听上主,我们或许能有乐观、积极的情绪,但无法获得唯有注视耶稣才能学会的望德。
为了不陷入这种摧毁一切的恶,我们应该持续默想、祈祷、相互交换意见。
因着信赖天主,在一切境遇中相信天主的智慧和照顾,不怨不尤。异端、分裂、崇拜偶像、在生活中说话行事如同没有信仰的人一样,这些都是相反信德的罪。
一路受尽困苦艰难,不烦闷,不害怕,因为与耶稣圣母在一起。若瑟因听命圣愿,把自己全托于天主手中,天主常加保护指引,的确,表面上看来微不足道的行动,却在救恩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分量。
要是耶稣在我们当中牧放羊群,我们就不能做苦着脸面、满腹牢骚的牧人,也不能做感到厌烦的牧人,这会更糟糕。有羊的味道和父亲的笑容,是的,这会很劳累,但却有聆听上主的话的人的喜乐。
信德告诉我们,人不仅有肉身,而且也有灵魂,因此,除了千方百计保养有形可见的肉体生命之外,更该尽心竭力保养灵魂的超性生命。
我,也不例外,一次和朋友们结伴去放风筝,望着蓝蓝的天空,拽着线,不停地放啊放,看着高飞的风筝,很是羡慕,就对身边的伙伴说:要是天父赐给我一对翅膀,像风筝一样能飞起来该多好,回想当时的年幼,更值得回味的是那颗不知愁的心
信德网通讯员也趁休息时间对高神父进行采访,高神父说,当年选择伦理神学,就是在平时的牧灵工作中,看到教友们的婚姻危机越来越严重,这是牧灵工作中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教会如不讲,不直接面对,不发挥正能量,那教友们的婚姻很容易被俗化
不正是我们,天主的子民,大部分都成了不相信天主幷远离他的人吗?教宗进一步问道:西方,基督信仰集中的国家在信仰上枯竭、对自己的历史和文化感到厌倦,不再想知道信奉耶稣基督,不真的是这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