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电声乐队的音乐响起,全场齐唱阿肋路亚,伴随歌唱赞美,随着祈祷渐渐深入,会场气氛渐入属神状态,大家都高举双手,打开心门。
教宗谈到,耶稣在从犹大往加里肋亚的路上毫不迟疑地向一个撒玛黎雅妇人要水喝。耶稣要水喝不但因为口渴,祂也愿为那妇人提供相遇的机会,好使她能走上内心皈依的旅程。
教宗方济各接见代表团时,首先指出罗马与君士坦丁堡这两个姊妹教会的深厚情谊,并回忆了他去年11月於圣安德肋宗徒瞻礼拜访大公宗主教的行程。
借着耶肋米亚先知,教宗结论说:「诚然,我知道我对你们所怀的计划——上主的断语——是和平而不是灾祸的计划,令你们有前途,有希望。」
莫斯科圣母始胎无染原罪主教座堂是典型的新哥特式建筑物,庆祝落成百周年的活动包括各场圣乐音乐会、为加尔各答的德肋撒修女纪念碑举行揭幕礼、照片展览、为介绍主教座堂的书籍和电影举办会展。
答:让我最感动的是访问马达拉圣德肋撒教堂,这个地方去年举行圣诞弥撒时受到炸弹攻击。我与几个家庭见面,听他们讲述痛苦的遭遇……但是,仍要寄望未来。
他头上的茨冠,他手心的铁钉,他肋膀的伤口,他身上的鞭痕……皆历历在目。看着看着,心中忽然有一个清晰的声音在向我说话:“你和我相比之下,谁更爱他们?孩子,将你的挂虑托给我吧!”那声音太柔和了!
有教会学者依据第二世纪的教会中圣师和神学派系间收集的资料,如:依肋乃、犹思定、戴尔都良、达其安、慕辣托黎书目残卷和亚历山大学派的证据,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四福音作者的名字,始终是彼此相吻合的。
周修女年逾古稀,她就像印度德肋撒修女那样关心病人,多次前来慰问麻风病患者,并与他们亲切握手交谈,患者都非常感动。有的病人接过慰问品后抹着眼泪连声道谢,感谢教会,感谢远方恩人的关心和爱护。(林郁)
“感谢天主,阿肋路亚!”教友们铿锵有力地接道。此时此刻,教友们的内心涌动着一种感激之情,感谢天主赏赐我们堂里来了这么一位可爱的小天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