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8日,在神父的带领下,韩国天主教在沪团体的学生义工活动团一行26人,包括19名学生和6位家长,从上海出发到四川省西昌市冕宁县惠安麻风康复村,维修村里的小学。
一、胡永生神父舍命保民1938年7月,侵华日军第二次侵犯中条山区的垣曲县,当时还叫石头圪塔村的长直乡也成了战场。当地百姓吓得四散奔逃,很多人躲到了野外。
当时西王俄村有一座远近闻名的大教堂——无原罪圣母堂。曹富贵从小随父母进堂念经,与教堂结下了感情。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份感情却越来越淡,后来竟远离了教会。
她还是一个无私奉献的人:远的不说,仅2008年就为因遭受地震破坏的四川一所小学的重建捐款500元;2009年为包头教区小巴拉盖村建福传培训大楼奉献2000元;去年为赤峰一地建堂捐100元。
教宗说:「在每一个文化、实境中,从大城市里的高楼大厦到小镇村庄里的朴素民房,从壮观的主教座堂到秀丽的小教堂,祂来到并临在其中;并且人们在进入与祂的共融中,在一个身体内彼此团结,超越分裂、对立与仇恨。」
另一则发生在合肥市新站综合开发试验区磨店社区沿河村2011年8月13日,61岁农妇刘士圣骑电动三轮车去店埠镇买东西,路遇76岁同村老人李家珍及孙女。看她满头大汗便喊道:婶母,你上车,我带你一截。
我们也搞了责任制,分了责任田,农闲时就自谋职业增加经济收入,我自筹资金搞了一个小百货摊,到离我村二十里地的镇上赶集卖货。
我1971年出生在山东省章丘市北河村。父亲兄弟三个,我有两个叔叔,大叔家曾有个女孩,一日,我婶子搂着睡觉,不小心孩子窒息夭折了,后来有了两个男孩。
一年后,我们和母亲被送回了父亲的家乡西柳林村,而父亲仍留在阳曲县。母亲开始下地干农活,挣工分,我家属于第四生产小队,队里的人几乎全是教友,大家彼此关照。
我们跟随这个团体开始了探访孤寡老人的行程,从当地教堂坐车半小时来到了南和县段村,几位志愿者提着鸡蛋走进窄窄的街道,进入矮矮的木门。这是一位76岁老人的家,因为种种原因没有成家,没有儿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