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表示,「个人的挫败也会导致负面情绪」,「梦想」破灭会令人感到心死,但挫败是人生的必经之路,「有时也能彰显出恩宠」,因为我们以为能带给自己快乐的事物,往往是个幻想和偶像。
教宗接著指出,一个没有危机、处处完美的人类,「或许是个生病的人类,昏睡不醒」。为此,教宗疾呼:「缺乏危机的人类是多么地匮乏!」
对于爱吃中国菜的乐神父而言,到香港这个华人地方来传教,可说是个恩赠。我们每当有同事生日,便会在中午时段外出庆祝,且多数是去乐神父喜爱的茶楼饮茶。当年的茶楼还是由人手推着点心车,绕着大厅让大家挑选。
疫情期间,不乏有个别的歧视现象,如台湾一位在比利时的学者分享,他有一次佩戴口罩去邮局,但邮局一位工作人员要求他摘掉口罩。面对疫情,其实有很多值得反省的东西。
在过去数年里,大地和穷人的呼喊声越来越大,而在圣神的启迪下到处都可见到个人和团体共同为重建共同家园和维护弱小者的见证;许多青年和团体,尤其是原住民站在了应对生态危机的第一线。
后来他做了个梦,梦见耶稣身上穿著他送给穷人的那一半披风。教宗解释说,“他作这个梦,因为他活出了这个梦境,尽管他自己并不知道,就如今天福音中的义人们那样”。教宗勉励今日的青年也要有梦境。
教宗指出,圣若瑟是个“不引人注意的人,他临在于日常生活中,少言寡语且不露面”,但他却担任了“救恩史上独一无二的主角”。
它让我们感受到天主的亲密关怀,并在我们的生命旅程中赐个我们勇气和力量。”
布鲁尼提到,这是个基督徒占多数的城市,那里的居民在2014年被伊斯兰国分子赶走,约有4万人在8月6日夜间被逐出门外,除了基督徒,还有其他人。
教宗说:「宽恕:这是个关键词。为了能留在爱里,为了继续做个基督徒,必须施以宽恕。全然治愈的道路或许还很漫长,但是我恳请你们不要气馁。这需要宽恕的能力,同时也需要奋斗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