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至22日,湛江霞山天主堂组织了由陈永香修士领队到广州——川岛朝圣活动。
1938年在南宫天主堂小学毕业,并蒙主圣召。1943年景县小修院(景星中学部)读初中。1945年在南宫明星中学初中毕业。1946年——1947年,在北京天使修院(耕莘中学)读高中。
2007年腊月二十九,会让来慈溪打工的一百多位外地教友难以忘记,这些不能回乡与家人团圆的兄弟姊妹,在浒山天主堂“教友之家”的组织下,度过了一个祥和、温馨的下午,大家举杯祝福、共迎新春。
在他的领导下,司竹天主堂在06、07年的庙会上,打开堂门,对利用庙会传福音的工作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取得的较好的效果。
一个暑期,我到宜山天主堂,坐堂林先生(相当于执事,神父的助手)那里,将情况告诉了他,他给我一本《证明天主实有与灵魂实有》的书,我花了一个暑假时间,将其看好。
在献县的大张庄天主堂主教府,教区的副主教杨全恩神父和牧灵委的周文书神父给我们介绍了圣火的三重含义:一、这支火炬的圣火代表着“福音之火”。
除了水市的“撒辣圣经小组”,X州TS天主堂的外来媳妇们也有团契活动,修女参与其中,团契的基本情况与撒辣圣经小组相似,如成员多来自云贵川,文化程度普遍偏低等。
城隍庙、沉香阁、老天主堂等,如全部开放可以容纳难民10万人以上。于是由饶家驹发起,开始筹建南市难民区。最终划定安全区域饶家驹向当时的上海市长俞鸿钧建议,在南市划一区域接纳难民。
转移中伯父还会写信给当地的天主堂,请求照顾这位神父的弟弟。1950年6月,海南岛解放,父亲所在国民党部队缴械解散后,他回到了杭州,而伯父则于1949年去了台湾。
在天主的恩泽助佑下,新祝圣不久的第一任本堂周学清神父领导父亲和郜希忠、方金钢等多位骨干教友通过各种方式向市、区两级政府部门写申请,经过长时间不懈努力,终获批准,办理了土地、规划、设计、施工等一系列繁琐的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