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的福音讲述了耶稣在革乃撒勒湖的行动(参阅:路五1-11),教宗从耶稣的三个举动展开省思,即:看见、上船和坐下。
当我们迷失时,来找我们,为寻回我们(参阅路15:4-5)。更有甚者:耶稣不只是一位勇敢的给羊群分享生命的牧人;耶稣更是善牧,他为了我们牺牲了自己的生命,复活了,赐给我们圣神。
(路二25-37)教宗表示,“注视这两位耐心期待、精神警醒及恒心祈祷的长者,对我们有益”,他们虽然年迈,却保持了年轻的心,“没有让希望退休”。
当行程终于结束时,乐观的艾伟德还在日记上不乏幽默地写道:“每次我都在想,恐怕我一定会在未到达目的地之前就被颠簸得四肢零散而死在路上了,可是当我到达阳城时,我发觉自己四肢完好一如常人……”禁足督查阳城,位于太行山
孟先生帮忙自小木箱内小心翼翼取出一座苦像,及一对白蜡烛并点燃,然后双手捧着圣爵,恭放在祭台上。孟太太又从小箱里,拿出一件白净的祭衣和鲜红的领带给薛神父穿上。
最苦的年头,他外出打工再忙,过年也回来。大年初一,他带着仨闺女来拜年,磕完头,把新衣服换下来,就又带着妻子女儿,出去打工了。四年前,他把老房翻盖一下。前几年,大闺女出嫁了,二闺女和三闺女也长大成人了。
耶稣在受苦受难前夕建立了爱的圣事,并在最后晚餐中说:这就是我的身体,为你们而舍弃的,这是我的血,新约的血,为大众倾流,以赦免罪过(路22:19—20)。这些话都是指向十字架上流血的牺牲。
13.众人唱阿肋路亚,然后读经员读福音前欢呼词中的领部分。最后几个字也要刻意拉长,读完可抬头看一下众人。14.众人唱完阿肋路亚后走向祭台鞠躬,然后返回到自己的座位。
千里崎岖路,不枉此行前几天听到台风梅花将席卷上海,我们很担心,但因为很多人帮我们祈祷,我们坚信主必然成全此次行程,但崎岖的路程还是让我们疲累。3个小时以后,我们从上海安全到达了成都。
这件事给了格依玛村民以启发,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他们完全可以靠路吃路了。所以,他们经常到那条公路上转悠,希望再有运载食物的车辆在那里出事故,他们好乘机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