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深刻认识到了此举的利害关系,在完全自由的情况下做出了这一决定。
一些社会人士也借此对天主教有了深层的了解,从洋教、外国教的固化认识中走出来,对天主教多了一定的理解和认同,一些人为此而入教。其三,为后来外国籍人士在南京建立国际安全区庇护难民奠定了基础。
笔者认为,对其进行研究与分析,有助于我们拓宽视野,加深对抗日战争历史的进一步了解与认识。
你们要在主内喜乐:这喜乐是信德的果实,是在每日的生活中发现出他的临在和友谊:主已经临近了(斐4:5);这喜乐是我们把信心寄望于他,是在对他的认识和爱中的成长。
6月19日:基督徒时刻准备宣讲福音,因为他无法抑制那源自认识基督的喜乐。6月30日:基督徒永远不会厌倦和悲伤。爱基督的人充满喜乐,传播喜乐。7月10日:如果我们想紧随基督就不能寻求安逸生活。
天主愿意所有人都获得救恩,并认识真理。天主竟这样爱了世界,甚至赐下了自己的独生子,使凡信他的人,获得永生(若3:16)。我们求天主垂顾这众多的庄稼,派遣工人,前来服务,向一切受造物,宣讲福音。
在两年哲学的培育中,使修生们根据万古长青的哲学真理,对人、对宇宙、对天主,获得一个有根据而又和谐的认识;同时使他们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当代哲学思想有相当程度的认识,以便于同现代人交往。
她说:“通过学习,我的信仰加深了,更拉近了我与天主之间的关系,今天我能认识天主,走进教会,我万分感恩。门徒班要求我怎么做我都照办。”回来之后,她第一件事就是为经常骂她的婆婆洗脚,边洗边说:“主啊!
1937年初在南京出版的《晨熹》3卷1期上,也分别刊载了《由绥远抗战谈到回教徒之救亡责任》、《国难严重期中回教徒应有的认识》等爱国鼓动文章。
在我的堂区,农村的教友们透过“信德”更多地了解了信仰,增加了对天主和教会的认识,在堂区服务、教友互相合作以及福传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信德”在我堂区的家庭信仰生活方面也起到了一个激励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