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是一个严重影响环境、社会、经济、资源分配及政治的总体问题,是人类目前面对的首要挑战之一(《愿祢受赞颂》23-25)。对这问题的答覆必须顾全社会愿景及劣势族群的基本权利(93)。
现实的映照:世界上的贪婪、不公义、战争、环境破坏,都是“没有正义”的结果。环境问题,不是单纯的“自然问题”,而是社会与信仰的问题。
首先在招聘薪酬上口惠而实不致,没有诚信,工作后才发现工资待遇和先前谈的风马牛不相及,太离谱了;由于店堂环境是边装修边开业,甲醛及其他化学成分很重,所有同事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过敏反应。
本地化与礼仪本地化 1.本地化问题的产生 2.本地化的概念及历史演变 3.新时期教会牧灵工作的本地化需要及使命 4.本地化实践中的成果与问题,挑战与机遇 5.本地化在中国特殊社会、文化和宗教环境中的适应
为此,我们必须改变生活模式和欲望,才能遏止环境的恶化」。「由於气候变化是人类活动所导致,我们基督徒和佛教徒必须携手合作,以生态灵修来应对气候变化。全球环境问题的加剧使得宗教间的合作更加迫切。
主教们在牧函中称人对环境的破坏为“生态罪行”,这些罪行包括:肆意砍伐森林、制造生态灾难、滥用大自然资源,尤其是滥用生命的泉源———水资源。
他们是含苞待放的花蕾,尚未享受美好的青春年华,就被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画上了句号,这是最让我们心痛的!但这是一个事实,是一个不可更改的事实!只有面对和接受!
邱利卡特总主教强调,经济不平等否定人充分享受人权的权利,这是社会灾难、暴力和冲突的根源。这位圣座驻联合国纽约总部常任观察员关注女性的世界。
教宗高声疾呼要一同努力制止这场可怕的灾难,他说:我再次呼吁,希望国际社会尽一切必要的努力歼灭埃博拉病毒,实际地减轻那些遭受埃博拉病毒折磨的人的不适和痛苦。
据官方初步公布的统计资料,263个港口受损、两万多条渔船被毁:这无疑是一场不折不扣的灾难。渔民维持生计的基本工具都没有了。你们将怎样响应教宗的号召援助灾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