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毓平教友宣读了路加福音15章中“亡羊的比喻”,并分享了几年前寻找小店教友贾翠兰的经过。贾翠兰从小出生于教外家庭,但由教友收养长大,后嫁给了教外人。几十年后,在教友们的帮助下她又回到了教会。
她每天教他们一些生活常识、肢体锻炼,带领他们郊游、购物等,还为他们开半小时的晨会,讲一些最近发生的事。在这里,她首先带给孩子们的是她的微笑,春容最开心的事就是看到孩子们的微笑。
早起晨跑,顺路去望弥撒。当参与弥撒时,看到老先生,心里竟然有一种久违的感觉。我都是周末参与弥撒,老先生搬走后,就没到教堂来过。我也比较懒,平日不参加弥撒,也没主动去看望她。
第二天早晨,李神父洗漱完,推开屋门看见有十多个教友跪在屋外地上,也不知什么时候就来了,有的人还在嗖嗖的晨风里颤抖,他惊奇地问:“这是干啥!”
人们祈祷的时间也正好是每天耶路撒冷圣殿举行礼仪的时间:晨祭、午祭,以及晚上的隆重闭门仪式。一日三次的祈祷大同小异,每次都重复这句颂词:“愿上主受赞美!”
朱又可老师结合自己的作品,逐字逐段地为学员们讲解人物采访写作的要领。在采访人物前一定要做足功课,列好提纲,诚恳地、从容地跟受访者交流,并根据受访者的回应,随时调整问题。
五月是特别敬礼圣母的日子,在这草长莺飞,鲜花盛开的季节,我们陵上寺堂区一行45人在本堂段神父的带领下,到上海佘山圣地朝圣。伴随着玫瑰经的诵祷声和嘹亮的圣歌声,经过18个小时的旅程顺利抵达佘山。
教宗介绍的第一段是《圣咏》第三首,个中揭示了达味王一生中最艰难的时刻。此时此刻,他向天主求救。每个人都能从祈祷者的哀号中体会到痛苦和辛酸,但同时又对天主充满信心。
弥撒之后举行了简短的庆祝活动,东堂会长在致答谢词中首先感恩基督君王对东堂的眷顾,感谢主教、神父、教友们对东堂的关心支持,感谢东堂三任本堂井神父、段神父、田神父对东堂的辛勤付出,感谢为东堂发展孜孜不倦努力
后来,德高望重的段荫明主教得知这些事,亲切地称李静维是农民神父!分水的教友们异口同声地表示,近百年来,得耶稣的眷顾,我们教友家庭几辈人都是平安祥和度一生,没有谁遭到过飞祸横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