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各堂区的神父们在此次避静活动中收获颇丰,他们的灵性生命得到了净化与滋养,对跟随主耶稣、为教会和教友服务的信心也更加坚定。
通过这短暂五天的避静神功及张神父深入浅出的分享,每个参与者都感触颇深、获益良多;也都一起藉着圣经默想,肯定自己的司铎身份,重燃司铎使命,善度司铎生活;更新生命,效法师傅耶稣,继续更加努力地为教会牧灵福传事业做工
但是求生拒死是人的通病,因此“生命具有不断要求彻底燃烧的性质。问题是为什么理想和什么对象而燃烧。”(池田大作《为爱情而生活》)有的人是贪恋钱财,有的是放不下权力及富贵荣华等等,不一枚举。
后有黑格尔认为,幸福是指人之所以为人的真理与自己同在时的心理状态,包括一切真实的事物、人性的道理、他人的生命甚至动物的生命与自己同在等等,是一种心理欲望得到满足时的状态,是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对生活的满足和感到生活有巨大乐趣并自然而然地希望持续久远的愉快心情
(玛9:12)虽然主耶稣自己曾用神迹医好了许多病人,但他并不反对人当医生,也不反对人求医看病,而是要求所有病人要就医治疗,因为医生被誉为生命的守护者;护士被誉为白衣天使,药物是为病人服务的。
天主教在使用圣经的态度上有一误区,就是认为圣经是神职人员才读得懂的经典,对我们教友而言,个人读圣经的并不多,即使教友有读圣经的热情,然而遇到圣经中不容易理解的章节,便不容易再坚持阅读,而中断了圣经对他本人灵性生命的滋养
被天主拣选才是人的福分,为永生而活才可谓有生命。我们需要这个信仰,我们更需要天主的恩典!
例如,我记得她在领受诺贝尔和平奖时(1979年12月10日),那番维护生命和反对堕胎的演说。
基督徒生命的过程,就是为基督作证的过程;基督徒的生命不发光,他的生命就是死的。从事宗教工作的人,不论是谁,都是造世、救世、圣化世界的助手。(教友传教法令16)我们都是上主的工人,传播福音的工具。
后来在舅舅的帮助之下,东奔西走地看医生,才知道眼底有一个瘤,当时父亲被抓在监里,母亲左右为难不知所措,去动手术一是没有钱,二是家里的孩子们没人照顾,不去动手术医生告诉说,唯恐这个瘤会波及到另一只眼睛甚至是母亲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