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将“在天大父钟爱的子女”比做耶稣前往耶路撒冷途径耶里哥城外时遇到的瞎眼乞丐巴尔提买,“追随耶稣而痊愈的巴尔提买揭示了在信仰照耀下的人类的形象,迈出了通往许地的步伐。
教宗祝愿信友们因感到自己是天主所爱的子女而来的喜乐,推动他们更加爱教会,幷与教会合作将福音带给所有的人。教宗说:请大家向庄稼的主人祈祷,求他令许多青年借着司铎职务和奉献生活,献身于这个使命。
他说,工作与庆节影响了家庭的选择,也影响了夫妇间和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以及家庭与社会、与教会的关系。
试想一下:如果耶稣度婚姻生活,有一个家庭和子女的话,那么他怎能自由地宣讲天国来临的喜讯呢?
圣人从小被沦为奴役,经过数次买卖后,终于获得自由,作为天主子女‘结出’圆满的生命。教宗祈求上主降福每一位受害者,亲近那些遭受蔑视的人,以及被当作商品的人。
这个父亲不遗弃祂的子女。耶稣经历苦难和作战的那个夜晚是祂降生成人的最后封印:天主下到那布满我们历史的深渊和痛苦中去寻找我们。
四、影响圣召培植的其他因素虽然这些因素并不被我们重视,但确实会影响圣召的培植:社会环境,要关注社会中流行的意识形态、价值观,这涉及要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方式;国家规划,举办学校、倡导教育的权利并不广泛,这影响到小修院
这经文包含了我们身为子女的身份,今天,我们以特定的方式,即以弟兄的身份,一起祈祷”。教宗说,“我们每次诵念《天主经》,念到天父这个词的时候不能不说我们的天父。
“我们蒙召重新发现自己是在天之父的子女身份,我们按照天主的肖像受造,并接受委托来管理大地;藉著耶稣基督的死亡和复活,我们获得救恩而再次受造,又因圣神的恩典得以圣化。
这幸福不仅是人人盼望的个人福祉,更是天主赏赐给祂子女的恩典。因此,教会内所有应对受挫婚姻的工作,以及相关人员,「都必须先将自己托付于圣神,听从祂的引领,好能秉持正确标准来聆听,懂得审视、分辨和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