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肋20:7)17、你要稳重,不是要你放弃一颗如孩子般的童心。而是要你在一件事情发生的时候,懂得沉稳应对。你可以在外面流露出孩子般的天真与可爱,但在你心里,不要存留像孩子一样的幼稚与娇气。
(肋19:18)约瑟夫·F·纽顿博士在自我反省中说:“人性中搀杂着伟大与渺小、善与恶、崇高与卑微。”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都不是完人,都有可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过失,谁能保证自己的一生不犯错误呢?
16个365天已经大大超过了她的同会前辈姊妹圣女小德肋撒和真福依撒伯尔·卡德在圣衣院的修道时间。 在平静的修院岁月里,玛利·若瑟修女过着简单朴素的中世纪生活。
“纳匝肋能有什么好事?”“你永远不可洗我的足。”这一切都未曾打动我的心。
如南非黑人大主教图图,美国著名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牧师,印度德肋撒修女,法国神学家艾伯特·施维泽,瑞典神学家内森等。
正如印度德肋撒姆姆所说:“只要你愿意,就可以启航。”我们愿意,但却因着自己的一点私意便把它搁置一旁了。而这也正是我们经常犯的错误。
耶稣愿意小玫瑰做赎罪的牺牲,把圣伤———手足之伤,肋旁之伤,鞭笞之伤,茨冠之伤———一一印在她的身上。从那些创伤里常流出鲜红的血水。同时耶稣的圣容也在她的脸上呈露出来。
这事也发生在匝凯、巴尔提买、玛利亚玛达肋纳、伯多禄以及我们每个人身上。罪人被耶稣的目光触动。耶稣先爱了我们,祂的目光触及我们的需要,却不盯住我们的外表和罪过。
教宗最後表示,纳匝肋圣家清楚了解一道敞开或关闭的门的含义,尤其清楚这对即将生子、无家可归、逃避危险的人意味着什麽。
天主干预的方式很特别,设法让年轻的夫妻带着他们的新生儿星夜远走埃及,直到黑落德去世,若瑟才带着他的家人返回纳匝肋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