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几乎可以直觉地阐明,耶稣下到墓穴内,但祂又从墓穴的另一面走了出来。耶稣没有返回现世还会死的生命,祂与还会死去的拉匝禄并不一样。
教宗解释说,耶稣浸入约但河水中的时候,向我们表明了祂的计划,因为祂背负了我们的罪过,为使我们变得与祂相似,祂给我们指出爱的道路。当天主日福音记载耶稣受洗的事迹(参阅:谷一7-11)。
但这些老教友没有一个掉队,而且他们个个精神饱满,就像在自己家里的席梦思床上舒舒服服地睡了一觉一样。
只有回到祂身边,才能“真正沉浸在历史中,不逃避地应对历史的挑战,并且找到勇气在一个似乎不值得为此付出的时刻,也勇敢冒险、大胆去爱”。
这在当时孩子多,自己又不爱说话的前提下,让她感觉是件值得骄傲的事。我认为神父很看重自己,所以在每次读经时都提前准备,也渐渐养成了喜欢读经的习惯。
日后在他寻回的信仰的光照下,他将明白这空虚、忧郁,原是天主对他从不离弃,并无限耐心地、隐密地等待他的表露。他二十二岁时当了军官,被派至亚尔及尼亚,对那些新的境域,他满怀赞叹之情。
爱德,在其爱天主与爱近人的双重实质中,总括了信友的伦理生活。它在天主内有其根源和目的」(50号)。 「你应爱你的近人如你自己」(肋十九18)。
虽然我们每天都在祈祷中纪念亡者,而炼灵月的订立乃是为了让我们格外重视且长久地实践这些仁爱善工。
基督爱的深切意义在这个地方彰显,圣诞文告的精神每天在这个地方回响,爱德以具体举动表露出来。
因为他爱我们,所以,我们的痛苦就是他的痛苦;因为他比我们更爱我们,所以,他比我们更伤心、更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