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信德”2010年7月1日由信友保禄所写的《教堂、朝圣地收门票实不该》的短文,很有感触。本人也有过类似的经历。有一次,我和妻子在上海正好路过某有名的教堂,心想进去到堂里拜圣体。
在未落实教产之前,他自愿把自己家的房屋拿出来作为教堂,以供本村及邻村的教友来此祈祷诵经。后来他又为落实教产的事情忙前忙后,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风餐露宿,骑着自行车到两百里之外的石家庄跑了无数次。
张神父透过个人灵修谈话和讲道中的集体引导,使每一位参与者多角度、全方位审视、反省自己的司铎生活,尤其在一个教区内,司铎间的爱德与共融生活就是福音最美好的见证,诚如若望保禄二世教宗在《我给你们牧者》的通谕所言
记得二十多年前,我刚懂事,正值父亲得重病之时,母亲听从姨妈的劝说领洗信了教。虽然最终父亲还是走了,但是母亲并没有因此动摇信仰,反而更加坚信天主。
直到圣教开放,妈妈每天打扫教堂,爹爹布置祭台,主日敲钟、接待前来送弥撒的神父及过主保瞻礼的外地教友等等。在父母的潜移默化下,孩子们信仰的根扎得很深很深。
拉扎罗托总主教在谈到50年前保禄六世和阿忒那哥拉的会晤时表示: 答:那的确是一个带来显著改变的时刻,我们至今仍在收获那次会晤的果实。那是受圣神启发的举动,50年后的今天,那个举动将开启新的道路。
(梵蒂冈电台讯)梵蒂冈天文台这几天在罗马举行专题座谈会,庆祝建台80周年。
每年二月二日献主节,普世教会庆祝「修道奉献日」,为度奉献生活的修道人祈祷。这些男女修会会士选择以献身生活(consecratedlife),矢发贞洁、贫穷、服从三个圣愿,终身回应天主的召唤。
我们相信朝圣之路是一条皈依悔改的道路,象征着旅途中的学习,以在地若天的经验使朝圣之路变成生命的庆祝。
教宗本笃十六世昨天9月19日星期三﹐在梵蒂冈保禄六世大厅主持公开接见的教理教导中表示:基督徒与穆斯林应「联合作坦诚的见证﹐坚定地反对分裂、暴力与战争」。